第一百二十六章 辽王有救了!(2 / 3)
看不懂了,现在竟然还让人缝合伤口。
这可是人啊,人是能随便缝的吗?
有一个年轻人忍不住问道:
“小兄弟,咱锅头还没死呢,这缝起来是何意思啊?”
那年轻人也算克制了,一般脾气火爆的,这时候怕是要打过来了。
朱启知道自己解释的那些东西,他们也不会理解的,横竖还是那句话:
“你们都说死马当活马医了,若是信不过我,我现在便离开,但你们锅头怕是活不下去了。”
那年轻人愣了一下,正还想要说话,就被锅头给拦住了,那锅头咬了咬牙,说道:
“听他的,缝!”
那锅头也知道自己九死一生,寻常办法救不活,倒不如试试别的新方法,胆子也算是大的了。
针线活比较好的那个人也不犹豫,拿着消毒好的针线就开始缝合起来。
走茶马古道的人,没有几个是软蛋的。
缝合好之后,朱启也不多说话,拿出针管子就给这锅头来了一针。
扎完之后将那针管往山下一扔,拍了拍手:
“好了,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其他反应,等到明后两天再来两针,应该就差不多了。”
旁边其他人听到这话,人都蒙了。
这前后才治疗了这么点时间,就结束了啊?
啊这,大部分的治疗好像还都是缝合的时间更长一点吧?
就连那锅头都傻了眼了,问道:
“就……就这样好了?”
朱启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你好像怎的,我可没有草药给你敷的。”
就算有,朱启也不会给他敷的,这年头什么草药能比得过青霉素啊?
朱启之所以要帮这个汉人锅头,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这茶马古道的路线是固定的,不管这帮汉人要去哪里,高昌是肯定躲不开的。
这高原上地广人稀,不去高昌,那就要走很长一段没有人烟的地方,而且这些路都没有导航。
就算是现代,带着各种各样专业设备,去往这些无人区,都是极度危险的事情。
所以眼前这支汉人队伍,跟自己这帮人的目标是一致的,定然是去高昌的。
朱启想要的,就是和他们一起搭伙!
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仅是人多势众不怕劫匪,更重要的是万一身后那些元军追过来了。
也可以方便自己浑水摸鱼啊,人数和成员都不一样,只要白唐玉儿不要暴露,那些元军不一定记得住的。
朱启将自己的想法一说,马锅头自然不会拒绝,一听也也觉得可行。
但问题是对方愿意不愿意呢?
对方还真的原因呢。
先别说朱启出手帮忙医治的事情,这汉人锅头也想着自己这支马帮兄弟,路上能多一点照应。
更何况朱启说要打三针,这才打了一针呢,后面还有两针。
虽然不知道这名叫“针”的玩意,是如何运作的,里面的古怪液体又是些什么东西。
但这针扎进来以后,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锅头总感觉,好像有那么一些作用啊。
两人一拍即合,最后决定搭伙,一起去高昌好了。
正好大家伙也走了一天一夜了,等着对方锅头恢复的空档,乌斯藏马帮这边也原地休息了一下。
朱启坐在边上,听着他们聊天,也终于知道这些汉人马帮的来历了。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了一跳。
这些汉人马帮,竟然是来自沈家的!
这沈家,自然就是江苏长洲的沈氏家族。
也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沈万三,开创的富豪家族。
说起这沈万三,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聚宝盆,还有沈万三后来得罪朱元璋,被朱元璋杀害的故事。
但其实稍微了解一下沈万三和朱元璋之间的故事,最早出现的时间,乾隆年间,就知道这故事绝对是扯犊子蛋。
这又是满清编撰出来黑明朝的所谓“史料之一”。
根据沈氏家族自己的记载,沈万三这位老祖宗,是元朝出生,元朝还未大乱的时候去世的。
也就是说,朱元璋称帝以前,沈万三早就去世了。
而乾隆年间,编撰的沈万三帮朱元璋修南京城,还拿出百万黄金犒赏三军这件事,那就是杜撰的。
而且杜撰的还很奇葩。
说什么沈万三被贬斥云南,云南是什么时候收复的?洪武十五年啊!
而且还说贬斥的路上,有人说沈万三带着金、银、铜、铁、锡五个儿子。
身上发着五彩光芒,有人告状说他把江南的财气带走了。
于是朱元璋下令处死沈万三的儿子们。
小儿子阿锡正好在个旧那儿,接到圣旨后在高山上跳崖自杀,很快化成锡矿。
其他四个兄弟的鲜血流进云南的土地,都化为铜矿。
这是清朝正史上的记载,简直离了他么天下之大普啊!
沈万三总共就三个儿子而已,而且这故事多少抄袭了夸父追日吧?
这还不算,还说朱元璋杀了沈万三五个儿子以后,还不放过沈万三老家,也就是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