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人格整合(1 / 1)

加入书签

多重人格,也叫分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DID),俗称人格分裂。病人有两个或多个“人格”,在不同的场合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当不同的“人格”出来时,表情、动作、话语都有明显的不同。而且,每个“人格”都有自己的名字、年龄和性别特征。它们几乎就是完整的人,但共用一个身体。

法国心理学家让内报道过一个案例,并对这种现象做出了解释。他认为,相反的观念处于对抗状态,一个兴奋,另一个就会受到抑制。当一个观念处于兴奋状态时,与之相似或有联系的观念也会兴奋起来;当一个观念受到抑制时,与之相似或有联系的观念也会受到抑制。相似和有联系的观念构成“观念簇”。例如,当你在做数学题目时,有关的数学知识会被激活,而语文和物理知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如果某个观念是孤立的,与其它观念没有任何联系,那么,当它兴奋时,其它观念全部受到抑制,而当其它观念兴奋时,它就彻底受到抑制。

为什么会出现孤立的观念呢?原因之一是,有些观念与别的观念本来就是格格不入的。原因之二是,它是不好的观念,不被自己所接受。例如,一个人遭遇了严重的创伤,不堪回首,就把它“隔离”起来,不与其它经历发生联系,以免由于“联想”作用而回忆起来,使自己陷入痛苦之中。因为与其它经历没有联系,所以很难被激活。但是,它会被创伤情境所激发。这时候,与之没有联系的东西都被抑制了。如果时间很短,就叫“闪回”或“游离”,如果时间比较长,就叫“出神”或“神游”。闪回、游离、出神、神游,统称“分离”或“解离”。

创伤体验如果一直处于压抑状态,能量得不到释放,就会聚集起来。当它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使没有外界刺激,也会自我激活,自发或自动地出现分离症状。

让内的学生、美国心理学家普林斯也报道过一个案例,是三重人格,后来被拍成电影,叫《三面夏娃》。有一部小说,叫《24重人格》,主人公有24个“人格”。

按照定义,一个人只有一个人格,所谓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其实是“子人格”,也就是“人格面具”。正常人的人格面具整合得比较好,显得比较统一,DID病人的人格面具失去了整合,导致人格分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