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淞(1 / 2)

加入书签

这时候,一直在边上看戏的李世民终于带着一丝笑意走了过来,对着罗信问:“贤侄,为何是两只活的换一只熟的?”

罗信对着李世民咧嘴一笑:“伯父,‘皇帝都不差使饿兵’呢,我这么卖力地干活,总要赚点油头啊。”

“油头?”

罗信嘿然一笑,笑得很贱、很贱的那种,他转头对着前方不远处手里拿着一个破碗的青年招了招手。

那青年虽然输了,但确是输得心服口服,他走到罗信面前,对着罗信拱手,深深一礼:“在下输了。”

罗信抓了一把油炸的蝗虫给他:“来,吃吃看。”

青年见蝗虫的模样有些发怵,但实在耐不住这物件香喷喷的味儿,终于还是抓起放入嘴里。

很快,效果就出来,他一下子就将几只蚱蜢完全吃尽。

其实,罗信之所以有如此信心,是因为他很清楚,虫子大部分都是蛋白质,油炸蛋白质蚱蜢肯定是又香又脆,在食物极度缺乏的情况下,这东西甚至能够让人吃上瘾!

青年连续吃了罗信递来的十几只油炸蝗虫,末了,他还舔了舔手指头,对着罗信说:“直到如今,在下才明白为何它叫‘炸’蜢。”

一听青年这么说,不仅罗信,就连边上的李世民也是抚掌大笑,也不由得多看了这青年几眼。

“在下罗信,不知道兄台高姓大名啊?”罗信的笑容愈发得猥琐,那看向青年的表情,宛如看着一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一般。

青年缩了缩脖子,苦笑着说:“王淞,并州人士。”

“哦?你是并州人啊,又是姓王,难道是并州王氏的宗亲?”

一提到并州王氏,王淞不由得冷冷一笑:“在下不过只事一介草民,哪敢与那高门大户攀亲。”

罗信笑嘻嘻地一把揽过王淞的肩头,问:“家中可还有亲人?”

“家中还有老母亲一人。”想到自己母亲的模样,王淞的眼眸不由得微微湿润了。

罗信在他的肩膀上重重一拍:“王兄弟,从今后我罩着你,别的不敢说,让令堂衣食无忧绝对没问题。”

不知为何,看着罗信那贱不兮兮的表情,王淞突然有一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很快,就有人相继折回来,他们手里或多或少都抓了几只蝗虫,之所以不抓多,估计就是想试试看罗信说得是不是真的。

因为炸蝗虫可是要出油的,这一锅油也不知道能炸多少,这年头油可和是相当贵。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罗信还真的兑现了之前的承诺,只不过罗信又附加了一句,将蝗虫的带勾刺的腿和角折断。

随着人不断增多,罗信转头对着李世民说:“伯父,接下来我一个人可就不够了,您干脆在粥棚边,再架设一个蚂‘炸’棚。等群众的情绪相对稳定一些了,并且大部分人都吃过蚂蚱了,我再教他们一个吃蚂蚱更好的方法。”

眼见罗信的方法凑效,李世民点点头。同时拍了罗信的肩头,又问:“见你这麻袋里的蚂蚱越来越多,你接下来是打算摆弄什么呢?”

罗信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姿态说:“这年头没钱寸步难行啊,小侄囊中羞涩,打算去赚点外快。”

“外快?”

“哦,就是银钱,伯父您是大忙人啊,小侄就不叨扰伯父了。”

尽管李世民对罗信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感兴趣,但正如罗信所说,他是个大忙人,眼下还有一大堆事务要处理,特别是眼前这蝗灾。

李世民又问:“你刚才说还有一个吃蚱蜢的方法,是什么?”

罗信笑着说:“用咱们大唐人最喜欢的方法,火烤。支起一堆篝火,用木签子将蚂蚱串在一起烧,滋味虽然比不上油炸,但照样香脆。假如嫌麻烦,还可以直接丢进火堆里,熟了就扒出来吃。”

蝗灾虽说遮天蔽日,但灾民数量同样庞大,特别是已经饥肠辘辘的灾民,他们连树皮、观音土都能吃,这些香喷喷的蚂蚱就更不用说了。

罗信看了一眼四周那密密麻麻的灾民,轻叹一声:“那些蚂蚱吃了他们的庄稼,现在的确是要老百姓们再吃回来了。眼下,洛阳附近还没有完全爆发蝗灾,这些蚂蚱越是密集,它们就越是暴躁、饥饿,咱们只要提前将洛阳一带的蚂蚱都吃了,就能够适当减少它们的灾害。然后再不断推进,整个河东、河南道都相继展开,防范于未然。等老百姓都习惯了吃蚂蚱,嚯嚯,以后这玩意儿估计会被人吃到绝种!蝗灾整个词汇,也只会出现在史书里。”

尽管知道灾民单单吃蚂蚱还不够,粮食肯定也要到位,但总得来说罗信是帮了李世民一个大忙。

罗信并不知道,李世民之所以如此紧张,是因为他再不想吃蝗虫了。

因为身为大唐皇帝的李世民曾经吃过蝗虫!

那时候他才刚刚登基没多久,雍州就遭到了蝗灾,李世民亲自带着百官出门,他以身作则,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当着全城百姓硬生生地吃了三吃活蚂蚱,注意,是三吃“活”的!

当时就把李世民恶心得想吐,但他还是忍下来的。

只是,就算皇帝以身作则,还是没有用。先不说百姓没几个人去吃,那些翰林院的老骨头们反而认为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