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如魏怼怼附体的长孙无忌(1 / 2)

加入书签

李晋听后,没有否决,也没有同意。

而是在沉思。

本来是打算把这些新兵派出去扫灭各地山贼,当做实战训练,见见血也好。

可长孙无忌这么提议,李晋就在权衡这些新兵也没有那个本事了。

别以为世家比山贼好对付。

有些大世家的家中可有族兵!

也就是私军!

而且有些世家还能调动当地军队,因为执掌军队的人是世家的人。

现在的士兵不认将军,只认虎符。

有虎符在手,就可以调动。

所以山贼其实比世家好打得多,这群新兵派去对付世家,危险系数有点高啊。

李晋虽然可以下令这么做,但也不得不为这群新兵生命考虑。

他们信任朝廷,才愿意当兵,为朝廷征战沙场。

自己作为皇帝,不能拿他们的命不当命。

“赵国公,你可曾想过,他们才经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而有些世家掌控当地的军队,拼杀起来,会死多少人,你可知道?”

李晋询问道。

然而,长孙无忌却是回答,“如果臣没有记错,陛下是打算用这支新兵,八月份的时候兵发吐谷浑。

那陛下是否又知道这群新兵,在遇到吐谷浑那群嗜血的士兵会死伤多少人?军人是朝廷手中的利剑!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陛下将天下大改,重整山河,那就一改到底,当兵怕死怕流血,还当什么兵?

如果连世家的那些族兵或者是当地的那些士兵都打不过,如何驰骋沙场,奔赴长城一线,去和凶残的吐谷浑开战?”

长孙无忌他们反问,可以说是质问天子,以下犯上。

这可把杜如晦与房玄龄的心都揪起来了。

这尼玛,长孙无忌今天什么情况?

难不成是魏怼怼附体了?

平时反驳皇帝意见也就算了,毕竟如果不反驳,什么事情都任由皇帝所想所做,那还需要大臣干什么。

可是现在长孙无忌不是在反驳皇帝,这是在怼皇帝,更是在质问皇帝。

以下犯上,罪名不轻啊。

李晋听后,微微皱眉。

并不是想怪罪长孙无忌,而是觉得长孙无忌说得对。

对地方兵都对付不了,如何对付那些嗜血凶残的异族人?

去送死吗?

“赵国公说的是,是朕肤浅了,没想到这一点。”李晋直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长孙无忌欣慰的点了点头,“陛下,再好的剑,不经鲜血开刃,就不是一把好剑,就养不出战魂,养不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让他们以此为历练,最为合适。

再者说,他们所过之处,都已被各路元帅用火炮讲过真理了,当地士兵应该不敢反抗朝廷了,所以以此为试炼,是最为合适不过的事情了。”

长孙无忌把什么都考虑到了。

李晋笑着点了点头,长孙无忌可以说是大唐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有长孙无忌辅佐,何愁盛世不临?

“梁国公,你们几个的意思呢?”

李晋又看向其他人。

“陛下,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唐江山在混乱中重整,江山越乱,浮出来的不臣之心的人也就越多。

赵国公言之有理,朝廷火炮威震天下,想必宵小不敢再造次,火炮余威尚在,让新兵练练也好。

杀戮和死亡是肯定会有的,可是不经历战火与鲜血的洗礼,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战争的残酷。

臣认为,他们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才能让他们明白守江山安定,护百姓安宁这种使命艰难的责任。

经历过战争,才会知道和平的来之不易,才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臣附议赵国公的想法。”

既然李晋都这么说了,潜在意思就是支持长孙无忌。

房玄龄自然也不会再跟李晋唱反调了。

毕竟有火炮威慑在前,朝廷威严已经在世人心中树立起来了。

杜如晦也附和道,“臣附议,这些新兵都是未来天下各地训练新兵的主将,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样的士兵。

他们体验过战场的残酷,就会更加刻苦的训练士兵,维护大唐和平,守护百姓安康,臣也支持如此。”

然而,刘伯温却摇了摇头。

拱手道,“陛下,臣并非不支持,可是武力可定天下,却不可治天下,陛下重整山河,就需要人才治理。

陛下罢黜儒学,推行改革,尤其是抡语的出现,天下大儒已与朝廷不死不休,天下官员,九成都学过儒学。

如今与儒家决裂,诛杀儒家学子,天下人人自危,臣请问,人从何处而来?哪里来这么多人治理偌大的江山?”

刘伯温这一开口,气氛似乎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