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汪家、述律家、耶律家、史家(1 / 2)
“我认为元朝还没有到没落的那一刻,草原之上精兵强将无数,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肯定不会坐视宗主国崩溃不管的。
我等都接受了蒙古君王的恩德,怎能因为眼前的一点小危机就放弃了自己的忠义呢?”
耶律楚材看到众人有些沉默,便知道他们心中还在摇摆,作为能活到现在的家族,必然是有过人之处的,不仅是他们一代一代的功绩,更重要的是每代人都能作出对的选择,从而明哲保身,活过了一代又一代。
“哈哈。”
述律洪听到耶律楚材的话哈哈大笑起来,似乎在嘲笑耶律楚材,耶律楚材看到述律洪的表现,瞬间阴沉了下来。
“你耶律家难道也忠心皇室,你要是有这等忠心,当年辽朝灭亡,你们这些皇室便随王朝覆灭一起去了便好。
何必又效忠金朝和大元呢,难道你们人人都是勾践,想要卧薪尝胆,三千越甲以吞吴。”
述律洪直言不讳,他作为名士,擅长书法和绘画,他们述律家族也出现了元朝最多的书法家。
他们的祖先乃是南宋大臣述律初,江西人,身体中流淌着汉人的血脉,与流淌着契丹皇族血脉的耶律楚材可不一样。
耶律楚材脸色更加阴沉,他对蒙古的感情十分矛盾,他是成吉思汗重视的文人,乃是宰相的人选,契丹皇室出身,却精通儒学文化,一心想要弘扬儒学。
金朝末年,契丹也有机会再度崛起,却被提防契丹人的忽必烈打回了原形。
而契丹人建立的西辽也是被蒙古人消灭的。
这使得他对蒙古人心中有芥蒂,但是当时蒙古如日中天,凡蒙古铁蹄所到之处,一切反叛者都成为齑粉。
这让耶律楚材既忧虑又兴奋,忧虑的是自己等契丹人广大族群的希望破灭了,接下来是蒙古人的时代,契丹人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兴奋的是,天下即将安定下来,原来成吉思汗时期以武力统治天下开始不符合现在的时局,自己的一身所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想到这,耶律楚材面色终于恢复了平静,长叹一口气,正当自己要施展拳脚的时候,如日中天的元朝竟然出现了颓势,草原之上,窝阔台的复活,让许多人人心惶惶,尤其是忽必烈的派系。
窝阔台毕竟是成吉思汗钦点的下一代继承人,窝阔台时期虽然晚年有些淫乱,但是也做了不少巩固蒙古势力的政策。
尤其是术赤、察合台一系,都愿意支持他。
要不是贵由乱政,这汗权还到不了他们拖雷一系的手上。
“大家既然愿意坐到这里,那便是心中已经有了动摇。
何必在这里互相试探呢?
我们都作为汉军世侯,在忽必烈的手中乃是一把利剑,帮助他坐稳汗位的利剑。
忽必烈的汗权本身就没有蒙哥坐得稳,草原之上,大大小小的蒙古贵族心中未必支持他这个大汗。
如今他元朝的皇帝身份也快要丢失了,一旦中原地区沦陷,忽必烈想要再度崛起就难了。
除非他能获得其他几大汗国的支持,但是这也很难。”
汪世显制止了两人的争吵,在如此紧张的氛围内,谈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既耽误了大事,又徒增耻笑。
耶律楚材、述律洪听到汪世显所言,点了点头,显然他们心中也是这么认为的,忽必烈带走得了大量的士卒,改变了城中的力量格局。
原本蒙古人一家独大的情况,被汉、女真、契丹三家赶超上了,反而三家成为了这个城中最主要的势力,再加上蒙古人认为三家同属汉人,自然也给了三家走上联合道路的基础。
“那你说我们要怎么做?
真的要联络宋军,将此城献给宋军吗?
难道你忘了辽末、金末宋军的表现了吗?”
耶律楚材有些不甘心,开口将宋军的事迹一一罗列,毕竟宋军的战绩太过辉煌,除了北宋前期还能保持武力以外,大部分时间,都陷入了挨打的地步。
且南宋朝廷也未必将他们当作自己人,一旦投降,下场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些你们不用担心。
外面的情况,我比你们要清楚的多。”
耶律楚材的话音刚落,三族又陷入了沉寂,耶律楚材的话也是真的,南宋朝廷根本不将他们这些河北之人当做自己人,当初宋朝攻占河北,在此地烧杀抢掠,对河北之地,宛若对待仇寇,一时间河北之地宛若人间炼狱。
知道三人的顾忌,史家族老连忙出声打破这种沉寂的氛围,要是三族放弃了,依靠自己史家肯定拿不下这座元大都,如果完不成此事,又怎么进入新朝眼中,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呢。
看到将三人的视线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史家族老出声说道。
“城外的军队,不是别人,乃是历史上唐朝太宗文皇帝所率领的。
忽必烈失败,不是他一人之错,而是对手过于强大,历史上的始皇帝、汉朝的孝武皇帝,城外的太宗文皇帝皆一世雄主,无论在何朝何代,都不能忽视,更何况上天有感,降三人兴复华夏。
纵使忽必烈有天授之资,也无法挽回。”
史家族老的话如同一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