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上梁仪式(1 / 2)

加入书签

“三哥,你真有眼光!”

芸娘朝李三郎露出满意的笑容。

李老太看着耍宝的兄妹俩:“你们既然心里有数,那我也不多说什么了,不论是做什么,谨慎些总归是没错的,小心驶得万年船!”

李老汉很是认同老妻的话,于是嘱咐芸娘二人:“听你娘的,这话没错。”

因为这桩生意的合作,芸娘很是开心了几天,但过去的热度总会消散,新的事情接踵而来。

此后的三天,作坊的建设总算是进入了收尾的阶段。

李老汉带着李大郎忙着扫尾,李二郎跟着李老汉请来的打井人一块儿帮忙。

虽然忙,却不乱,一切就那么井然有序又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芸娘抽空也来溜达了几次,房子是用的青砖大瓦盖起来的,很是明亮宽敞。

待一切尘埃落定之时,再洒扫一番,就能开工了。

“别转悠了,我包饺子,你来这儿跟嫂子说说话吧!”

李大嫂见芸娘满院子溜达,并不像有什么事情的样子。

“大嫂,今儿中午吃饺子呀?什么馅儿的?”

“酸菜大肉的,还有个韭菜鸡蛋的。你都爱吃!”李大嫂笑着说。

芸娘洗了把手也来帮忙。

“你那身新衣裳忙了这么老些天,可做好了?让你交给我,你偏要自己来。”

芸娘喜滋滋的说:“已经做好啦!我那不是看你事情多嘛,哪儿能什么都找你啊。”

李大嫂并不觉得自己辛苦,嗔怪的说:“嗨,我都是些厨房间的事儿,也不忙,我都能干了,并不费什么事儿。”

芸娘摇摇头:“那可不行,大嫂已经够忙了,再说了,你还得给大哥做新衣裳呢。”

“你大哥那件衣裳我早做起来了,他舍不得穿,说是要等咱家作坊正式开火那天,他再穿,喜气事儿穿新衣裳。”

芸娘一高兴,差点捏坏了手里的饺子,兴奋的说:“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我的新衣裳也是要那天穿的。”

李大嫂一听也笑了:“真不愧是兄妹俩啊。”

又过了两天,县里磨坊也送了定制的石磨来,按照芸娘指好的位置摆放。

第二天下集的李三郎也带回了定制的蒸盘,芸娘拿在手里看了又看,真不错啊!

吃完晌午饭,李家人就开始商议第二天的上梁仪式。

在这里上梁是一项重要的环节,也是盖新房最后一道步骤,并且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为避免第二天的忙乱,李老太提前嘱咐众人。

上梁前祭梁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下晌就开始准备第二天上梁要用的东西,为此,李三郎还专门赶了车去了县集,又是一顿好找的买回来第二天要用的东西,除此之外,还有上梁酒席上要用的菜。

“祭梁要用的猪头,跟鱼,明天赶早再去买吧,我也跟肉案那边说好了。”李三郎说。

李老太点点头:“不错,我就是忘了嘱咐你了,就担心你都买回来了,这大热天的,明天别再坏了。”

李三郎嬉皮笑脸的说:“那我多聪明啊,能不知道嘛…哈哈哈哈哈…”

第二天一早,整个村里人都跑来围观瞧热闹,不仅有热闹的上梁仪式,李家人还准备了上梁酒席,村里人都能来吃。

消息不胫而走,于是,抱着孩子,拄着拐的都来了。

吉时一到,就开始上梁。

工匠们将贴上红纸又系了红绸的正梁抬进新屋堂前,堂屋前的供桌上摆着猪头、鱼、鸡、鹅、蛋、豆腐、香烛等祭品,由建房子的工匠边说好话边敬酒。

这算是祭梁。

祭梁结束后,便由匠人把正梁用绳拉上房顶。拉梁的时候,鞭炮齐鸣,上梁师傅还一边唱着上梁歌,高喊“上啊,大吉大利!”

作坊门前都是人们热烈的叫喊声,小孩子钻着人群嘻嘻哈哈,场面非常热闹。

在上梁的过程中,拉上去的正梁一定要平平稳稳往上抬,很忌讳一前一后,高低倾斜。这就是各地习俗不同了。

另外一些地方上梁时往往梁的东端高于西端而上,因为东端代表“青龙”,西端代表“白虎”,按照封建迷信的要求,“白虎”要低于“青龙”。此处略过不提。

紧接着就是铺垫家底、接包。

将正梁放平稳后,李家兄弟将亲朋好友送来的“五谷彩袋”搬到屋顶,放在梁的正中,这里寓意五谷丰登,并将红布披在梁上,又在红布的底端缝上一双布鞋垫,寓意着铺垫家底。

上梁仪式最热闹的一步要属是“抛梁”。 当“接包、铺垫家底”后,李家兄弟又把提前准备的糖果、花生、馒头、铜钱等,装了满满两大箩筐,抬上房梁,由着工匠们一起,从梁上抛向四周。

让前来看热闹的男女老幼争抢,人越多东家越高兴,此举称为“抛梁”,意为“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