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来自两个道士的助攻 上(1 / 2)
除了上一章讲到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以外,造成李炎发动会昌毁佛的原因应该还和唐末的衰落、文化自信的缺失有很大关系,这可以接上一章算是第七个原因。
这是一个沉重的,看不到的却影响深远、巨大的话题,涉及一个民族的灵魂。大唐朝从唐玄宗李隆基以后,准确地说应该是从安史之乱以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一路下滑,虽然到武宗和宣宗时期有个小反弹,但也改变不了下跌的颓势,大唐朝已经像个筛子似的千疮百孔,只能勉强维持了。
一个强大的国家,文化是有自信的,当国家衰落以后,本土文化受到外来冲击,这种自信就会变得很脆弱、敏感、排外了。正是在这种不自信的心态下,儒家、道家,包括皇室、士大夫、地主阶级更加敌视外来的佛教,纷纷加入了排佛、灭佛的活动中。
最后一个原因,可以归于道教,但更准确的说主要是和一个名叫赵归真的道士有关系。有主要的当然就有次要的了,这个次要的就是一个叫刘玄靖的道士。
实际上,李炎还是藩王的时候就喜欢道教,对佛教很不感冒的,直到他登基以后,身边经常围绕着一群道士,加上还有一个他最依赖、最信任的反佛派的宰相,身边全是佛教的敌对势力,怎么能对佛教有好感?所以李炎对佛教必然是越来越反感以至于“憎妒”了。
亲历了会昌法难的日本和尚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记》中,很无奈地留下了这样一段记载:“今上偏信道教,憎妒佛法,不喜见僧,不欲闻三宝”,和尚们好可怜,都想哭了。
登基以后,李炎沉迷于研究长生不老的技术,权力高了嘛,自然就想活得长点,最好是长生不死,以至于对道教越来越沉迷,所以,赵归真就成了李炎的座上常客。
姓名:赵归真
性别:男
出生时间:782年?存疑
去世时间:846年
籍贯:渝州,差不多就是重庆人
主要著作:无
主要成就:推动了唐武宗灭佛
通过上面的简历可以看得出来,这位赵归真赵道长实在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道教方面的造诣和成就,但是他的忽悠本事绝对世所罕见,否则哪里会把一国皇帝哄得团团转。在道教史上,他可以称得上是最著名的以邪术干政的一位,所以后世著书立传的道士们都耻于提他,更不会给他立传,算是臭名昭著烂大街了,但这样一来赵归真的生平真的很寒酸了,找到的资料有限,实在是对不起各位了。
《资治通鉴》记载他是一位太清宫道士,826年,赵归真上书唐敬宗,说我修炼多年,终于有成了,学了几手仙术,忽悠得敬宗对他是真敬了。
当时敬宗身边还有惟真、齐贤和正简三个和尚,加上这个赵归真,四人组成一个小团伙招摇过市,出入后宫如在自己家后院似的闲庭信步。
某一天,赵归真感觉人家是三和尚,我就一个老道,这三比一有点人单势孤啊。所以他就找到敬宗说陛下啊,您看这个修仙呢,人越多越热闹——不,是效果越好,相互之间还能有个交流不是,我帮您寻访了一个异人,就是浙西隐士周息元。这可是位活了几百岁的得道高人,经常和张果、叶静能喝茶聊天。
赵归真说的张果就是八仙里的张果老,隋末唐初人,后面有机会再专门讲讲八仙,叶静能是玄宗时期道士,资料不多,疑和叶法善为同一人,传说很多的,比如曾带玄宗元神出游。
知道皇帝要请这位周息元,当时还任浙西观察使的李德裕就说“息元诞妄,无异于人”,可惜敬宗不听人劝,还是召他进了宫。
召来了位神仙般的人物,敬宗非常高兴,十一月就封赵归真做了两街道门都教授博士。可惜好景不长,才一个月敬宗就被谋杀,唐文宗继位,当时就把赵归真和三位大和尚发配到了岭南,这位周息元运气还不错,虽然大老远的刚来没几天,但也没来得及做什么事,所以仅仅被赶回老家了事。
840年,本场大戏的正主唐武宗继位后,当年就派人去请回来赵归真,还给他安排了81个同行一起搞了个金箓道场,亲自授了法箓,封赵归真左右街道门教授先生。
据说有一天赵归真手头有点紧,就找李炎说我要主持飞升修炼,需要笔钱,稍微多了那么一点点,那个,需要您给拨点经费。后来这家伙斋醮好几天,画了好多符满山乱扔,有模有样地做法发功,然后说请山神显灵了,派人去上山转了一圈,眼看着满山白银化成水哗哗流下来,收拾回来算了一下,正好和皇帝给的数量一致。那位问了,他搞这么一场是几个意思?显示自己身怀道术,是个有水平的人呗。
“探赜玄机,善制铅汞,气貌清爽,见者无法不竦敬”,这是唐末康骈的小说《剧谈录》中对赵归真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位得道高人的形象,谈的全是深奥的玄机,炼的全是仙丹灵药,道貌岸然,谁见了都会油然而敬,顿觉高山仰止吧。
会昌五年(845年)正月,李炎又给赵归真建了座百尺高的望仙台,唐朝的一尺差不多就是现在的30厘米,所以这个十多层楼高的台子放现在那简直就是个小建筑,可那是千年前的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