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三皇派和古灵宝派下(2 / 2)

加入书签

为主体的经箓派,学术界通常称为上清派。

这三大经系,就是世道藏的三洞结构的基础,不过因为现在的这三洞经书南方口味太重,嗯,就是有明显的南方特色,它们的三一观念贬低其他教派的经书,这种不太合适的行为自然不会被道教界接受。道教是中国的道教,又不是你们南方人的道教,这么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有意思吗?所以后世道藏就对三洞分类方法作了改变,你好我好大家好,和气生财才是王道嘛,后文我们再详细介绍道藏的演化。

到唐代时,上清派已经发展到了和丹鼎派、符箓派平起平坐的规模,形成了以经法相授为主体的一个大宗派了。别的先不说,只说在它的历代传承体系中,出现的大量道教史上牛人级的人物,比如刚讲到的魏华存、杨羲,后面要讲的陆修静、孙游岳、陶弘景、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著名诗人李白也是其中之一,有这些人物存在的教派哪里还能简单得了。

如果大家对上清派还是不太熟悉的话,那么应该都听说过茅山宗、茅山道士吧,那是出名的能捉鬼,上清派的别称就是茅山宗,当然也有人称茅山派,总之是一回事。为什么茅山宗的道士会抓鬼?因为《三皇经》就是“劾召鬼神”的,这是人家的看家吃饭的本领,这下明白了吧?嗯,是不是有点糊涂?天师道、上清派、符箓派、经箓派、茅山宗、葛氏道……到底之间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它们归根到底还是由天师道,是学者们对不同时期道教的分类划分,都是在天师道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最终又回归天师道的,所以前面才把张道陵称为中国道教的始祖。北宋时,上清派和龙虎山、阁皂山同为道教三大符箓派,号称三山符箓,也是由张天师家里统领的,后面还会再聊到。上清派和龙虎山大家都清楚,这个阁皂山也在江西,葛玄当年曾在此山修炼,所以又叫葛岭,葛氏道就把阁皂山视为了自留地,灵宝派自然就以阁皂山为中心,视为家族道教的发祥地了。经箓、符箓到宋以后的区别已经很不明显了,现在基本上是只提符箓而很少提经箓了。而灵宝派最终在元朝并入了正一道,正合了分久必合的自然规律。

最后,我们简单分析、归纳一下,为什么上清经系为主的经箓派会在东晋时兴起?这个在前面基本已经讲过了,包括魏晋风流、清谈误国,天天只谈老庄,不敢谈政治的大环境,造就了道教的迅速成长;葛洪结合玄学和儒学创立了以金丹道为中心的神仙理论体系;来自佛教的压力,佛教东传,越来越多的佛经被翻译后大行于世,刺激着道教的义理化进步,实际上刺激着天师道的发展、完善自己的义理,以便有资格参与进佛、道、儒的斗争之中。当然,受黄由起义、孙恩起义等几乎没怎么消停过的起义冲突的影星,统治阶级需要的是一种既可以帮助教化、统治百姓,又能够掌控的道教,所以才有了符箓派的兴起,然后再向着经箓派转变的必然过程,归根到底,还是道教在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的自然的变革。到刘宋时期以后,一直视自己为道教正统的天师道初心不改,坚定不移地走自己正统的道路,但来自佛教的压力,使得它不得不接受从自己演化出去的上清、灵宝及三皇这三洞经书。不接受也不行啊,义理方面自己一直是弱项,是短板,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住自己中国道教老大的地位,才能够有实力投入到和佛教的生死之争中。佛、道这场生死斗争,后面再和道友们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