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有惊无险(1 / 2)

加入书签

“明媚,你爸今天出院了,”

老妈打来电话,心情听起来还不错。

“怎么样,还需要做什么检查吗?”我问道。

“不用了,该检查的都检查了,一个月做一次复查,没大问题了。”老妈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那就好,回去好好休息,”

跟老妈说完之后,又嘱咐了老爸几句,

“别再喝酒了,也别再抽烟了。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知道了,以后不抽烟了,也不喝酒了。”老爸在电话里做了承诺。

旁边传来老妈的声音,“哼!但愿吧!”

出院那天,是二哥跟着一起办的手续,开车把我父母送到了家里。

对于二哥,我专门打了个电话感谢。

“嗨!这都是小事儿。”二哥总是这么爽朗。

在镇上工厂里上班的二哥,收入还算不错,人也踏实,勤勤恳恳工作,养活着一家人。

好在这次有惊无险,希望老爸能按时吃药,别再不拿健康当回事了。

景山市的男人爱喝酒,这是出了名的。

当年父母带我们出去打工的时候,老爸交了不少酒肉朋友。

经常把店门一关,出去跟人家喝酒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家当初挣了那么多钱,最后都没能留住的主要原因。

老爸要面子,觉得谁都是好人,经常请别人吃饭。

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个外地来的冤大头。

于是,朋友带朋友,朋友的朋友再带朋友,一时间,我们家里经常是人满为患。

家里有钱的时候,到处都是朋友。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去我们家里的人多,喝酒就少不了。

依稀记得在我八九岁的时候,老爸因为逞能,表演什么空手开酒瓶,结果划伤了手腕,被人紧急送往了医院。

之所以称之为狐朋狗友,是因为他们只进不出。

不管什么事,不管谁请客,最后都是我爸出钱——当时他也有钱。

现在看来就是傻,什么交朋友。

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我妈没少劝我爸,爷爷也专门去过几次,就是为了劝他。

不光劝他少喝酒,还劝他远离那些狐朋狗友。

风光无量的我爸自然不信,依然我行我素。

最后,生意做不下去了,欠账的他不好意思去要,拉不下面子;他进货欠的钱又不好意思不给。

结果赔了很多钱。

我们姐弟俩小学没念完,因为没有当地的户口,不能参加考试,所以都回到了老家景山市读书,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没过多久,老爸带着老妈也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在外面逛荡了那么久,再回家种地是不可能的。

当年要是能种地他们也不会离开老家。

于是,商量之后,两个人又去了景山市里寻找机会。

我和弟弟两个人仍然在老家读书。

一路坎坎坷坷,生活跌宕起伏,再也没有回到当初巅峰时刻。

路遥的《人生》这本书,在封面上有一句话是这么写的: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没错,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有感受。

老爸就是这样,在一声又一声的“明老板”的赞美声中迷失了自己。

不管是以前还是后来的很多年,老妈都劝他改掉好交朋友的这些“毛病”。

用老爸的话说:你不相信别人,永远也交不到朋友。

他坚定地认为人是群居动物,必须有朋友。

而这朋友,不管是真朋友还是假朋友,都行。

只是,没想到,后来辗转去了好几座城市,做了好多种生意,也交了很多朋友,喝了很多酒。

但是,再也没有当时的运气。

生意做不起来,钱也挣不到。最可怕的是,年龄越来越大了。

老爸过于自信,又很自负,这就导致他想要靠喝酒来结交朋友,以此来刷存在感。

长时间的抽烟、喝酒,再加上多年的做生意的疲惫,疾病慢慢找上门来。

有了这次住院的经历,老妈要求我们经常给老爸打着电话,督促他戒烟戒酒。

“他脾气再不好,人再倔强,终究是你们的爸。这个家,要是没了他怎么支撑下去?”老妈在电话里心有余悸。

得了,该劝的还是要劝。

为此,我跟弟弟打好了招呼,每隔几天就往家里打一个电话。

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聊一聊家长里短,顺便督促他按时吃药,定期复查,不要喝酒之类的。

或许是真的有点害怕了,听老妈说,老爸还真就把烟戒了,把酒也戒了。

这倒是挺难的一件事。

没几天,奶奶打来了电话。

“不要光牵挂着老人,你们自己在外边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奶奶八十几岁了,我从小就是在她身边,出去那几年回来之后,还是在她身边。

“知道了奶奶。”听着奶奶熟悉的声音,心里很踏实。

路途遥远的地方,通讯可以到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