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春夏秋冬(1 / 2)

加入书签

或许是因为徐朝升十年的装痴,或许是因为江河的诗词实在太美。

众臣们开始不自觉地将目光聚焦在徐朝升身上,让众臣们感到心灵为之一振。

他做出了一首不同于以往的诗,毫无瑕疵,晶莹透彻。

原本以为徐朝升能做出一首不错的诗,然后把这首诗归咎在楚江河的身上!

可是《咏树》一出,这样的念头甚至让人们怀疑。

就连翰林院文人樊高,也无法做出这样的经典之作。

在这样的气氛下,三皇子等人也变得静默无语,目光不离徐朝升。

不断有人惊叹,喝彩,似乎在向这首诗致敬。

然而,徐朝升却显得异常淡定,仿佛对于这一切都早已经有了预料。

或许,漫长的历史已将诗词,歌赋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灵魂深处,让人们无法摆脱对于经典之作的向往和追求。

而徐朝升的诗,却又让人们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与生命的力量。

……

御书房内,沉重的呼吸声不断从徐耀口中传出,仿佛有一位重要人物正在内心深处翻腾。

似乎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他神色凝重地看着太子所写的诗。

仔细端详手中宣纸上的《咏树》,仿佛欲窥其中

玄机。

摇头叹息之际,他的目光不期然锁定了这首诗。

整个御书房仿佛被这诗所包裹,一时间,气氛凝重至极。

下方跪着的官吏不敢抬头,低声叩首,唯恐打扰皇帝的思考。

“这,这,真是太子所写?”

“回陛下,确实太子所写。”

今日太子弱冠之礼,太子府内的每一举动都不可能逃过朝廷官员的眼睛。

徐朝升所写的诗,更是切切实实,毫不虚假。

宣纸上的《咏树》,仿佛也沉默寡言,只留下太子所写的心思和想象,独自在御书房中荡漾。整个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安宁,仿佛时间也静止了一般。

“陛下,太子作了第二首诗!”

不多时,另一位太监连忙呈上一张宣纸。

“念!”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嘶嘶嘶嘶!

耳畔传来的诗词,令他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此时此刻,他再也无法保持冷静,强忍着猛地睁开了双眼。

凝神注视着宣纸上的纹理,满眼都是干枯的笔迹,

浅显无华,毫无辞藻可言。

然而,其中的深意与润泽却使人不自觉地陶醉其中。

而之前

跪着的官吏,听罢后更有些失神。

《咏树》的诗篇,如果说是千古佳作,那么徐朝升的诗作,便是登峰造极。

短短十数分钟,他又创作出了一首佳作,在他身上,才华竟是无穷无尽。

相较而言,徐朝升之前所写诗词黯然无色,分明没有半分才气。

甚至于作为太子少傅楚江河,教导他也仅仅只是匆匆数日。

回顾整个太子府以及徐朝升的成长,除了楚江河,再无一位先生教导过他。

他如何能创作出这样传世之作,正是让人感到惊叹!

真正让徐耀想不到的时候,接下来又有太监,带来四首诗!

一首写春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首写夏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首写秋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一首写冬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今日太子府中,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事情发生了。

徐朝升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创作出了四首诗歌,无人不为其才华所倾倒。

这四首诗都充满了文学之美,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大夏王朝数百年来,从未有过如此之多的传世佳作,而今日却在短短一炷香的时间内,似乎只有一人做到了。

“此事,令朕深感惊叹,也让朕不禁感到疑惑!”

徐朝升变成了一位文人?如此的才华,又是如何得来的?

“怎么可能,不可能是他作的!”

“去!”

“给朕查!”

“朕要知道,他为何能做出此等诗词!”

“是,陛下!”

官吏面对陛下,无不心生敬畏,不敢有丝毫怠慢。

太子府。

若说《咏树》是引发瞬间的巨浪的话。

而今日徐朝升所作之五首绝唱,真乃汹涌浩荡,让众人心神荡漾,感慨万千,让人心悸。

众人注视着徐朝升。

樊高,自诩有文人墨客之称,一代大家也不在少数。

然徐朝升之五首诗,令人惭愧无比,便是此等才华,即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亦难望其一生。

此等天赋,实难言穷尽,犹如长风破浪,既成一时佳话,必将永载于人心。

“太子殿下,老臣不信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