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夜入霖州城(2 / 2)

加入书签

“远的不说,就说说这霖州城的风云阁吧!”

其实余冕之此次前来霖州城,正是为了打探风云阁的消息,趁此机会,或许能从老乞丐这里探知一二。

“好。”老乞丐很爽快,清清嗓子立马起势道:“南陵故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但究其源头,终归是有迹可循。”

“老汉我这便开门见山,这谁人不知,霖州城内雄踞着一家以剑道立派的江湖门派——风云阁 ,阁内有言莫尘、方轻语两位年轻阁主,曾经以枭泣、凌虚两大名剑闯荡江湖十余载。江湖多少豪杰都曾败于两剑之下,最后大多都甘愿俯首称臣,还有一些宁折不弯之辈,竟成剑下亡魂。遂后,两人在霖州城内开疆创派,创建了当下霖州城里有名的风云阁,时至今日,已经五年有余。风云阁汇聚天下高手,可谓后起之秀,有此名号,什么江湖盗匪,南疆蛮夷,也不敢轻易在这霖州城的领地造次。”

“那也算造福一方了!”余冕之接话道。

“对平常百姓而言,算是造福一方,但是对周边的江湖小门小派,也算灭顶之灾。”老乞丐叹息道。

“何来灭顶之说?”余冕之问道。

老乞丐没有回答,又眉毛上挑,举起干枯的右手竖起一根同样干枯的食指示意“一个铜子儿。”

余冕之见状,极不情愿地翻遍全身,最后从袖口翻出来身上唯一的一颗铜子儿紧紧攥在手心,思考一会,才从手缝里慢慢抠出递给老乞丐:“呐,给!”

老乞丐看见铜子儿,顿时眼生金光,忙伸出手迅速抢过铜子儿,高兴道:“小娃娃,上道儿!”

“小娃娃不知,自南陵开国以来,这武林门派易立不易守,大门派赫赫有名,小门派不计其数。这要立门派,武学造诣是一方面,使用武器是一方面,还得看开疆扩土,吞并其他门派的手段 。”

一直在京师长大的余冕之,之前并未经历门派吞并之事,毕竟自家的余氏剑门曾经为朝廷效力,很少沾染这种江湖气息。

而唯一与吞并有关的,便是半年前的星罗组织对余氏剑门的剿杀。兵部尚书张道林被杀后,可谓树倒猢狲散,朝中权贵结合江湖势力便对张道林门下的余氏剑门下手,直至灭门。

“风云阁为何能在霖州城立足?除了言莫尘、方轻语两位武学奇才拥有枭泣、凌虚两大名剑及其较高的武学造诣之外,还跟这两位背后的那位高人脱不了关系。当然了,武学造诣、天下名器是立派的关键,风云阁除了这拥有两样,背后更有高人指点,立派之路可谓顺风顺水,锦上添花。”

“高人?”余冕之来了兴致。

“这位高人不显山,不露水,没人见过他,只听说他常年就在风云阁藏书楼内日夜翻书。这藏书楼可比风云阁建造的时间要早上许多,只是不知这位高人与言莫尘、方轻语有何渊源,风云阁当初立派选址竟选在了藏书楼。这位高人,庐山不见真面目,无人知其名,无人知其深浅,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说到这里老乞丐又咳了咳,清清嗓子继续道,“风云阁立派后,开始吞并霖州城内那些武学并不入流的小门小派,臣服的便收缴其门下,不愿臣服的便刀剑相对,直至灭门!”

余冕之听到“灭门”二字,不由内心一紧,神情有些恍惚起来,自家的余氏剑门不就是在半年前被灭了门?

老乞丐继续讲着,把他的思绪又拉了回来。

“渐渐的,五年以来,这霖州城的江湖势力,也就只此一家了。风云阁的势力不断向南向北扩张。风云阁总舵的规模也愈扩愈大,以东阁,西阁和藏书阁为主,其他阁楼伺相环绕,形成了群星望月的格局。”

“风云阁两位阁主,皆是天之骄子,人中龙凤。”

“其中东阁主是曾经的少侠言莫尘,乃皇亲荆楚王言佟海之子。据说这言陌尘幼年时并无武学天分,相反其经脉倒行,在武学上属于废柴一个,根本入不了武学之门。后却被藏书阁的高人用奇招扭转其经脉,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言陌尘经脉扭转正常后便展现出惊人的武学天分,手持一柄枭泣剑,击败了当时享有盛名的冬临城小剑圣江旧里,一战成名,自此名声大噪。”

“而西阁主是女侠方轻语,具体来路不明,只是江湖有传言她自东瀛带来一柄凌虚剑,登上冬临城挑战击败小剑圣不久的言莫尘。这凌虚剑,枭泣剑、还有岚岳山的流魄剑、京师余氏的奇魂剑、皇家的天魁剑同位于江湖九大名剑之列,自此江湖传闻的九大名剑已有五剑现世,这在当时可引起了不少轰动。”

讲到这里,余冕之不由瞥了瞥腰间的奇魂剑,年幼时,余冕之听父亲提起过奇魂流魄剑,这奇魂剑与岚岳山的流魄剑同根同源,只是具体渊源,父亲不愿多提。

江湖人士竞相传言九大名剑如何如何,可这名剑真在眼前,却无人识得。

“当日冬临城墙之上言莫尘、方轻语两位从清晨战至傍晚时分也为分出胜负,无人知是两人城头交谈一夜,第二天竟相互作揖,罢战言和,此事顿时沦为一段佳话。”

“天之骄子,人中龙凤,自此传开。”

霖州城的街道开始热闹了起来,逐渐熙熙攘攘,出现车水马龙之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