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撤兵(1 / 2)
看着胜利的天平正在向自己这方倾斜,蹋顿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就在这时,一个黑乎乎的拳头大小的东西向他飞来。
“什么东西?”
“小心暗器!”
蹋顿的侍卫纷纷举起盾牌遮挡。
“当啷!”
手雷砸在盾牌上然后掉落在地。
蹋顿看了一看,不知是何物,便向侍卫使了个眼色。
侍卫下马,慌忙捡起来后跑到蹋顿面前,一边张开手掌让蹋顿看,一边道:“单于,这是个铁疙瘩。”
侍卫话刚说完,蹋顿正想说什么,令人震惊无比的事情发生了。
“轰!”
白光炸裂,浓烟升腾而起,蹋顿和那名侍卫全都被炸飞了出去。
蹋顿更是被炸得四分五裂肢体横飞。
由于爆炸声太大,战马受惊,根本不受指挥,乌桓中军顿时大乱。
王也等人同样被手雷巨大的爆炸声吓了一跳。
不过,好在他们相对距离较远,战马虽然也受到了一些惊吓,但并没有出现失控的情况。
王也见状,一边大声喊着“蹋顿死了,投降不杀!”,一边和赵云指挥骑兵猛攻。
乌桓骑兵看到蹋顿被炸得血肉模糊,再想到晋阳军有这么大威力的武器,立刻丧失斗志四散奔逃。
而那些逃不了的,则纷纷下马投降。
整个交战过程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
王也看蹋顿兵马已经得到控制,然后立即命人寻找蹋顿的尸体。
现在虽然杀了蹋顿,但柳城还在乌桓人手中。
只有占领了柳城,才能控制整个乌桓。
很快,士卒们便找到了蹋顿的尸体。
虽然蹋顿的尸体被炸得四分五裂,但没想到他的头颅竟然还十分完整。
王也命人挑着蹋顿的头颅,然后带兵来到柳城城楼下。
柳城虽然是乌桓王庭所在,但城墙并不雄伟,而且还十分残破,这与乌桓骑兵善于野战而不善守城的作战方式有关。
柳城守城官兵看到王也的晋阳军后吓了一跳,赶紧加强戒备防止对方攻城。
王也命人挑着蹋顿的人头,在城墙下跑了几圈,一边跑还一边喊:“蹋顿已死,投降不杀!”
为了对方确认蹋顿的身份,王也还命人打起了蹋顿的王旗。
刚开始对方还不信,等看到王旗,守城官兵终于相信蹋顿死了。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大门终于打开,城内三千守城兵卒缴械投降。
王也大军终于占领柳城。
就在王也进.入柳城的同时,白狼山大营的战斗也接近尾声。
整个大营一片火海,到处都是倒伏在地的乌桓军卒尸体,可谓血流成河。
王也一边命人打扫战场,一边派出三千轻骑兵前往刘柔正在攻打的关卡,告知蹋顿的死讯。
那些防守关卡的大将,怎么都没想到,敌人竟然会出现在他们的背后,更震惊的是,蹋顿竟然死了。
老大都死了,这还打个毛呀。
防守关卡的乌桓守将纷纷向刘柔大军投降。
与此同时,前往柳城增援的袁绍大军,得知蹋顿已死,震惊之下,不得不半道折回。
经过两天的打扫,白狼山一战的结果终于出来了。
晋阳军战死三千余人,而乌桓军竟然死伤两万余人,其中有很多乌桓士卒都是被烧死和践踏而死。
除此之外,逃跑了两万多人,俘虏一万余人。
这一万人,再加上柳城的守军、防守关卡的守军,以及蹋顿中军,晋阳军这次总共俘虏了三万多人。
接下来,王也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他惊讶的发现,相对于打败乌桓,善后诸事才是最令人头痛的事。
乌桓有二十多万户,这些人的安置成了最大的问题。
还有就是军.队整编问题。
王也本来计划秋收后进攻冀州,但现在不得不将时间推后。
由于人手不足,他不得不从并州调郭嘉、徐庶等人前来柳城。
七八天后,王也终于和刘柔在白狼山会师。
本来王也还担心自己手下不到两万的人马震不足乌桓的降兵,有了刘柔的三万兵马,他才放下心来。
郭嘉、徐庶等人北上柳城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王也只好一边整编乌桓降军,一边耐心等待。
进.入进.入九月,天开始凉了下来。
尤其是辽西,更加冷的厉害。
蹋顿死后,柳城内的单于府也变成了大将.军府。
府内大堂,王也一边审阅军情文件,一边喝着张淼熬制好的药汤。
说实话,即使三天喝一次,王也每次喝都有一种想呕吐的感觉。
大堂里烧着两个大铜炉,将厅堂里烤得温暖如春。
虽然烧的是上好的无烟煤,但煤烟还是有些呛人。
就连走过来收拾药碗的张淼都被呛得直咳嗽。
“淼儿,没事吧?”
王也关心的问道。
张淼摇了摇头道:“没事,只是有些呛人!”
两人正说着话,有侍卫禀报赵云求见。
不一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