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最穷州牧(1 / 2)
徐庶忧心忡忡地说。
“涨了多少?”
王也急忙问道。
粮食涨价很正常,不涨价才奇怪。
问题是,粮食到底涨了多少钱。
“以前是二百多钱一石,现在都四百多钱了,就这样拿着钱都买不到粮!”
徐庶气愤地道。
“涨了一倍!”
王也沉默了。
他想着自己前世做销售的经历。
如何能让一种商品的价格降下来,那就必须使这个商品供大于求。
那么如何才能供大于求。
王也眼睛一亮:“有了!”
张二蛋是平谷县人。
詾奴入寇,他们一家都逃向了晋阳城。
由于跑得早,他们身上还带了些钱财。
俗话说,身上有钱,心里不慌。
张二蛋看到其他逃难的人身无分文沿街乞讨,心想自己还真是有先见之明,幸福感和优越感油然而生。
不过,他很快就乐不起来了。
原本二百钱一石的粮食突然涨到了四百钱。
粮价涨了,但他兜里的钱可没涨。
本就紧巴的日子瞬间变得紧张了起来。
这日,他怀里踹着钱向往日卖粮的粮店走去,打算先买一钧粮撑几天。
这时粮食,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刚走到粮店所在的街巷,就见粮店门口围满了人。
好奇之下,张二蛋凑上去问一名中年汉子道:“这位大哥,今天买粮的人怎么这么多?”
对方叹了口气道:“粮价又涨了,已经五百钱了,就这,估计还得涨。”
张二蛋闻言突然眼前一黑,如果不是有对方搀扶,他肯定晕倒了。
“天哪!这让人怎么活呀?”
王也穿着便装,站在街角,将一切尽收眼底。
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对徐庶道,“你把消息散出去,就说我王也急缺粮食,有多少我要多少!”
徐庶犹豫了一下,一脸担忧地道:“可我们没那么多钱呀!”
“呵呵!”
“你放心,只要他们把粮食运来,我就有办法把粮食留下!”
徐庶倒吸一口凉气道:“使君,你不会强留他们的粮食吧。”
“我要不是一州的州牧,我还真想这么干!”
王也翻了个白眼道。
看着徐庶一脸疑惑的表情。
他无奈地解释道:“你想想看,他们把粮食运来了,如果不卖的话,难道再运回去。这一来一去的路费可没人给他们补贴!”
“可是,他们会来吗?”
徐庶有些不敢相信。
太原郡刚遭了兵灾,这些粮商敢来吗?
王也冷笑:“元直,你不了解商人的本性。”
“商人重利,如果有五成的利润,他们就敢铤而走险;为了十成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一切律法;有三倍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杀的危险。”
徐庶想了想自己早些年游历的经历,再结合王也的话,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元直,你现在需要做好两件事?”
王也坐直了身子正色道:“第一,你找人多建粮仓。第二,你向外散布一个消息,就是说我王也为了买粮食,将从詾奴手中获得的三千多匹战马抵押给晋阳王家。”
“按照市面上的马价,一匹普通战马现在已经涨到了四万钱,而詾奴优良的战马更贵,已经达到了六万钱,三千匹战马就是一亿八千万钱。我就不信,这么多的钱,那些商人听了能不动心。”
王也这次千里奔袭云中城,缴获了大量的战马。
最多的时候,王也的五千多骑,都是一人双马。
可惜,在返回的过程中,折损了不少,结果最后只剩下三千多匹。
“他们会相信吗?”
徐庶还是觉得有些不靠谱。
这些商人的买卖能做那么大,一个个猴精猴精的,怎么可能会轻易相信。
王也信心满满地道:“你放心吧。我会让王家配合我们演好这场戏的!”
徐庶走后,王也又唤来了郭嘉。
他将和徐庶说过的话,又和郭嘉复述了一遍。
郭嘉想了想道:“这个办法确实不错,但这样一来,以后使君和这些商家就很难再合作了!”
“以后的事以后在说,先过来眼前这一关再说。更何况,等咱们熬过去了,以后强大起来,有的是办法和他们修复关系!”
王也继续道:“现在我们缺粮,为了节约粮食,我打算在晋阳城施行粮票制度!”
“何为粮票制度?”
郭嘉一脸的不解。
王也解释道:“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核算出我们粮食的总量,然后按照户籍和人口来发行票证。
居民想买粮食,必须通过粮票。
“还有,这个政策只针对有户籍的城内居民,对于那些逃难的居民,只要让他们不饿死就行。”
“你现在就可以去统计一下我们的人口户籍,以及粮商的数量,等那些粮商将粮食买给我们,我们就可以实施这个计划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晋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