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王芬、刘焉、羊续(1 / 2)
王芬,前后受到桓帝、灵帝两次党锢之祸波及,逃亡长达十九年的党人,八厨之一。
所谓厨,即家境殷富、能以财救人者,刘辩对这些人的印象大抵就是及时雨宋江那种。
中原元年黄巾之乱爆发,灵帝唯恐党人与黄巾联合,遂在中郎将皇甫嵩、中常侍吕强的建议下废除党锢,于是一大批党人重新得到启用。
羊续、王芬,都在此列。
在朝中士人的推荐下,王芬被任命为冀州刺史。
不可否认,这王芬确实有能力,到任后收纳流民、安抚叛乱,很快便使冀州恢复安定。
没想到冀州当时又出现了张燕的黑山军,王芬带兵去征讨,反而被黑山军击败,无力阻止黑山军攻入冀州,自身也在战事中负了伤,于是灵帝罢免王芬,改由太常刘焉代任,去收拾黑山军导致的烂摊子。
然而意外的是,张燕其实并不愿一直做贼寇,在击败王芬后,他断定汉室朝廷无力征讨他,于是主动派使者向灵帝投降,因此得到了平难中郎将的职位,至此成为冀州一股官不官、贼不贼的势力。
如今刘焉请求调任,朝中士人自然就想到了前刺史王芬,于是上奏推荐后者再次出任冀州刺史。
对于这个人,刘辩了解地不多,但他知道王芬在历史曾经想做一件大事,即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为帝。
结果嘛,谋划不成、畏罪自杀。
真是巧了,刘辩在与灵帝一番长谈后,才对所谓三君、八顾、八俊之类的标榜士人心生防范,这王芬说不定就立马要送一个把柄给他。
想到这里,刘辩就巴不得王芬立即谋划废黜灵帝之事……
正想着,他脑海中忽然浮现出灵帝适才在园中池亭里与他交谈时的景象,心中不禁又有些犹豫。
平心而论,若抛开对灵帝的固有成见不谈,灵帝确实对他不坏,虽说没有册封他为太子,可那不是受到了董太后的压力么?
甚至于,灵帝能顶着董太后的压力,默许他刘辩自由出入崇德殿,这本身就是一种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一心希望王芬用武力废黜灵帝,真的合适么?
“……那王芬又没得逞,大不了到时候我提醒他就好了……”
在一番迟疑后,刘辩暗暗对自己说道。
五月下旬,幽州刺史刘虞、中郎将孟益的奏书,送到了雒阳,叙说张举、张纯叛乱得以平定,二张的首级也送至了雒阳。
有过上次叛臣黄衍的经验,刘辩这次可没再好奇张举、张纯长什么模样,挥挥手示意赵淳叫人将盛放二张首级的木盒挪走,旋即与同样满心欢喜的卢植,一同阅览了刘虞、孟益二人的奏章。
卢植欢喜说道:“正好请孟中郎将率得胜之军去平定葛陂黄巾……”
“……”
刘辩笑了笑,没有说话。
葛陂黄巾,又名汝南葛陂黄巾,是继白波黄巾之后再次出现的又一股黄巾。
当然,在刘辩看来,也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黄巾,无非就是借着黄巾之名而已。
就在前几日,尚书常侍渠穆私下将汝南太守赵谦的奏章率先送至刘辩手中,使刘辩得知了汝南葛陂黄巾起义之事。
遥想去年他接二连三得知地方叛乱,心态失横,于崇德殿内一脚踹翻桌案泄愤,而现如今,地方奏章所言及的那一桩桩叛乱已经让他逐渐习惯甚至麻木了。
叛乱就叛乱呗,历史上都能撑过去的事,没道理在他的监督下撑不过去。
先什么都不想,撑到十几个月后再说。
但话说回来,葛陂黄巾相较其他叛乱有所不同,因为它是发生在汝南郡的叛乱。
提及汝南,会想到谁?
袁氏啊!汝南可是袁氏的老家。
因此在看到汝南太守赵谦的奏章时,刘辩的第一反应就是能否借机将袁绍或袁术调至汝南去平叛——你袁氏的老家闹叛乱了,你二兄弟总不可能无动于衷吧?
正因为如此,方才卢植提出让中郎将孟益率凯旋之师去平汝南葛陂黄巾,刘辩心底其实是不愿的。
或有人会说,难道刘辩就无视汝南郡的百姓么?
说实话,刘辩还真不担心,因为葛陂黄巾既然冒以黄巾之名,就说明这股叛军想要走甲子年黄巾的老路,吸纳贫苦的百姓一同叛乱,换句话说,这支叛军应该不会在平民阶层多做抢掠、杀戮,只会针对当地的士族、官吏。
汝南郡那可是袁氏的老家,郡内各县大多是袁氏的父兄亲朋、门生故吏,他刘辩犯得着去为这些人担忧么?
于是他一笑置之,心下已做出决定,等中郎将孟益率军回京,就将其派至河东,助河东太守丁原去围剿白波黄巾。
说到白波黄巾,刘辩不禁有些惊讶。
他原以为有丁原、张辽、张杨这等猛人,白波黄巾很快就能平定,但没想到,双方竟打了一个难分上下。
这其中固然有董卓的女婿牛辅在暗中拖丁原的后腿,但也足以证明,白波黄巾确实有能人。
看看白波黄巾的将领,杨奉、李乐、韩暹、胡才,这些人在历史上可是护送过献帝的。
尤其想到杨奉麾下还有徐晃,刘辩也不确定拥有张辽、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