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唐兰先生生平及学术贡献(1 / 7)
唐兰先生病危住院。
对于亲朋好友来说,并非没有征兆的事情。
这一年,先生几乎没有参加什么活动,唯一一次出远门就是曾随中国出土文物展览团访问香港,与当地文化界进行学术交流。
那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
从香港回来之后,都没法到长春参加古文字研究会的成立大会。
当时,很多学界的前辈都准备来京探望老先生。
有的能来,但大部分因为行程的问题,并没有机会。
却没想到,新年刚过,老先生的身体就垮了,比容庚以及商承祚两位先生还不如。
这一次,唐兰先生入院,前来探望的人很多。
先生执教数十年,桃李满天下,不仅北大跟故宫的熟人过来,其他单位也陆续有人赶过来。
大部分,都没法跟先生见面。
老人的精神状态没法应付那么多访客,同样,医生也不允许。
病房也需要新鲜的空气,不可能放那么多人进入病房探望。
苏亦是小辈,就更加不允许了。
没法子,老前辈生病,作为徒子徒孙,只要在京的,都想方设法赶来。
不来,容易让人诟病,来嘛,也于事无补。
但,大家还是来了。
万一先生哪天心血来潮,想要见自己,自己却不在呢?
肯定遗憾一生。
而且,先生的家属也需要精神支撑。
有时候,病房外面热热闹闹也好,老人生命最后的阶段,最怕冷清。
苏亦之所以能来医院,除了他被高铭先生当作记名弟子之外,还因为他恰好负责《故宫博物院院刊》的审核校对工作。
故宫方面,想赶在先生去世之前,把样刊给弄出来。
之前,院刊复刊,唐兰先生给予大力支持,没少帮忙写介信帮忙约稿。
但,这事谈何容易。
现在印刷技术跟前世不能同日而语。
尤其是在排版方面,更加麻烦。
不是编辑按几下电脑,就能够排版成功的。
从某种的意义来说,现在的印刷技术跟民国时期,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改变。
也就活字印刷或者雕版印刷两种。
雕版印刷,已经非常少见了。
不是不好,而是成本太高。
大部分印刷厂都是活字印刷。
跟过去的木活字不一样,现在都是铅活字。大部分采用的都是铅排凸版制版工艺流程。
大致为:先熔铅,然后铸字,铸完的字放到架子上,由拣字工拣字。
拣完字以后先印出样张,校对人员对样张进行校对,一般要进行三校,校对完成之后进行排版,然后进行活字版浇铸等,最后印版装机开印。
因此,期刊编辑并不是会审稿校对即可,还需要懂印刷。
最起码也要懂得跟印刷厂的工人沟通。
不然,这活没法干。
尤其是他们的拣字工人,一天托着装有几斤重铅字模的“木比子”,在狭小的排字车间走道里来回拣字,一天步行超过10公里。
每天工作量,极为繁重。
400页的32开书籍,单排版就可能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完成。
故宫院刊是杂志,没有那么厚。
但工作量也不小。
此外,现在故宫并没有自己的印刷厂,院刊出版单位也不是自家的,而是文物出版社。
负责排版印刷的也是出版社下面的印刷厂。
现在刚刚改革开放,文化界全面松绑,出版业务全面开花,印刷厂的业务骤然增加。
想要临时加塞,都没有办法。
一时之间,刘北汜先生急得不行。
就连苏亦跟张闵俩人,也没少跑印刷厂。
可还是协调不下来。
到了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苏亦只好提议,“要不,这事我来完成?印刷版样刊弄不出来,我弄一个手抄版样刊如何?”
“这能行?”
“死马当成活马医,也算是满足唐兰先生一个愿望了。”
“行,你来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立即跟我说。”
最终,刘北汜先生只能把整个任务交给苏亦。
其实也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之前的准备工作都弄好了。
无非就是把稿件用楷体字全部抄写一遍。
此外,还之前拍摄的照片,重洗一份。
按照样刊的格式贴在纸张上。
这部分,手工抄写,比印刷厂排版快多了。
最难的,就是各种图案以及美术字体的设计。
这活,对于普通的期刊编辑来说有难度,对于苏亦来说,却一点难度都没有。
他一个人就把美工的活给干完了。
甚至还特意用白色宣纸绘制院刊的封面,图案主体是故宫太和殿,重点突出御道石雕。
这原本是用摄影机拍摄的照片。
但封面有点大,不合适直接贴上照片,苏亦只好用铅笔手绘素描图。
除了色彩有点欠缺之外,其他的都很好。
尤其是,他通过手绘的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