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自由生活2+探望(1 / 1)
还有一件自由的事,那就是外面冷可以在屋里——外屋地随便玩。爸妈在家的时候是不让的,因为是土地,蹦跳的运动是会起灰尘的。
有一个周末放假时,几个邻居的小朋友来她家玩了,在外屋踢毽子。玩了一会儿之后,朋友的哥哥来了,破坏她们玩的规矩,俗称“打搅混”,玉芬儿和他理论了起来,被那哥哥仗势欺人,按在地上打了两下,其他小伙伴强把那小子拉开。这时玉芬儿真的感觉到爸妈没在家被人欺负的感觉,好伤心, 好难受,把自己锁在屋里好一顿哭。同时也感觉到了孤独,心想:要是有个哥哥该多好呀!哪怕有个姐姐!能帮自己撑腰。就算有个妹妹也行呀,还能跟自己做伴!哎!
在屋里玩,还能保护她的手。自从上一年级的时候就在冷屋子里上学,烧炉子的烧柴不够,有时候窜座离炉子远,孩子们没法戴着手捂子写字,即使戴着手套也还是把手给冻了。以后年年冬天犯,又红又肿,像小馒头似的,好痛。特别是到春天的时候,还要化脓。还有两个脚趾头也冻了。妈妈在家时经常用园子里冬天剩下的茄子杆或辣椒杆熬点水,先熏后泡,挺舒服的。有时还抹点柴油,可以减轻很多疼痛疼。虽然那时候的人们都穿手工做的棉衣服,妈妈在夏天的时候就已经拆洗完毕,做好放好等到冬天就可以直接穿了,所以玉芬儿身上倒是冻不着的,但是手冻伤后即使戴着大棉手捂子也还是年年犯。
妈妈住院一个多月的时候, 玉芬儿实在是太想妈妈了!就问爸爸是否可以去看看妈妈 因为已经放寒假了。爸爸就说下次回来就带她去。孩子在家计算着日期,到爸爸快回来之前 她打算给妈妈炒一锅瓜子带去。那时候是没有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也没有电锅,只使用大锅。而且只有她一个人操作:往灶坑里填一次柴火,再扒拉几下瓜子,反复操作,快好了的时候还要边炒边尝,因为填柴禾的时候不能给瓜子翻个,所以难免受热不均。等认为熟了的时候就用锅铲子收到簸箕里,晾凉了再装袋。
去的时候先坐汽车又倒车坐火车,然后又坐汽车才到了另一个城市的大医院 ~ 结核医院。只要一下车走路的时候爸爸就拉起孩子的手,玉芬儿从来没有来过大城市,边走边看,人来 人往,车来车往,“高楼大厦”,商店门厅,目不暇接,根本看不过来!进了医院更是感觉明亮干净,到了病房一片洁白,她感觉比家里亮堂多了!母女相见是又高兴又难过,母亲高兴的是:这么长时间没见到孩子这回可算见到了。难过的是:这么小的孩子, 还是女孩,大冬天的就自己在家看家; 孩子高兴的和妈妈高兴的是一样的, 只不过妈妈有病,还要动手术,又痛苦又不能回家。她们抱在一起又哭又笑。
过了一会儿,玉芬儿说了这里比家里都好的感觉,妈妈说她是傻孩子,医院再好也最好别住,家再破也温暖舒适。
孩子拿出自己炒的瓜子给妈妈,妈妈让她给同屋的四个病友每个床都送点,她就用小手尽量的捧一大捧挨个送过去。大家都夸她是个好孩子。等大家嗑瓜子的时候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这一锅瓜子炒出了三样:生的、熟的、糊的。玉芬儿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晚上和妈妈有唠不完的嗑, 爸爸不知上哪找宿去了。虽然娘俩在家总是拌嘴,妈妈还经常打孩子,可是亲母女还是那么亲!直到唠到后半夜,玉芬儿才在妈妈的床上睡着了。第二天恋恋不舍的让爸爸给送回了家,之前给爸爸馒头的那家又给了十多个馒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