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学习用具(1 / 1)
话又说到玉芬儿的学习上。
她用的作业本,即使每一页都用完了也不扔,背面还当练习本用。全用完了,妈妈再用来当抽烟纸,卷纸烟,这算是很好的纸了!没有学生的人家还用不上呢!不得不用大黄纸。还都字写的小,密密麻麻的。本子不够了,就去到供销社买大黄纸,也叫包装纸,又叫烧纸,能买到细纹的,一面是光滑的就很高兴了。回到家里,用刀裁成跟本子一样大小的一张一张的纸,妈妈用针线订成本子后使用,正反面都要用满才了再用来当手纸,其实,许多人家的孩子都是这样的。 但这样的本子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上面没有格,把有格子的纸垫在下面还透不过来,一页一页地用格尺画格子既费事又浪费时间,还费铅笔,所以经常把字写歪。后来孩子们想了一招,就是把直尺放在本上,用左手按住,右手在尺子上方写字,字的下方就齐了,这样做倒是一行一行的,很整齐,只是有的不是横写的笔画到了下面也难免要横一点,字写的不正规,而且字下方也拉不开笔。后来老师发现了,让大家“戒掉”直尺,但这个习惯养成了,戒掉又不太容易了,可是没办法,老师态度坚决。
再说写字用的铅笔,普通的铅笔写出的字笔迹很黑,碰到了还容易掉黑色,模糊。有一种孩子们加“清铅笔”的铅笔,写出来的就不那么黑,也不容易模糊,但是贵。 孩子们很有办法:从垃圾堆里把别人扔的废废弃干电池捡出来,扒了皮,再把里面弄开,从黏糊糊的化学药品中取出碳棒,擦干净,一头在墙上磨细,就可以当 “清铅笔”使用了。有的孩子因为没有洗掉弄到手上的化学药品而把手烧破了皮。 这种清铅笔非常耐用,还可以插到粗细相当的油笔管中使用,相当于把笔接长了,小铅笔头也这样处理,既能“废物再利用”,还能拿着更舒服。
有一段时间在垃圾堆里找不到废弃的干电池了,她们竟然用小刀在作业本上轻轻地“刻字”!真的好“清”呀!清的连老师都看不清。老师开始真不知道这样的字是怎么写出来的,后来一再的追问才弄明白,制止了这种行为。
至于课本,玉芬儿保护的更是细心。平时,妈妈就帮她注意牛皮纸,一种包什么东西的,较厚的深酱色的纸。虽然有一些褶皱,但把它叠好,压在被垛底下,时间长了,大的褶皱就变浅了。新书发下来的时候,开始还是妈妈帮助她包好,等学会了就自己包了。包的非常精心,因为纸厚,包完书合不板正,就放在枕头底下压一宿。书的里面也不会随便写画什么,学完一个学期后打开包书皮,那书往往跟新的差不多。
还有书包,是妈妈用花布角对的。有好多个正方形的布块缝在一起,而每一片又都是由两个正三角形合成的,把花色穿插开,尽量相近的颜色不靠在一起。当然是用手针一针一线缝制好的,花花绿绿,非常鲜艳!玉芬儿背着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