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8 章 死的不是狗(1 / 2)
仁寿宫那边其乐融融,吴氏在自己宫里躺在榻上假寐,丝毫没有急着想看儿子的心思。
流禾疑惑道:“娘娘,您不想见滇王殿下吗?”
这都多久没见了,好不容易回来,娘娘就不着急?
吴氏懒洋洋地睁了睁:“这么久,都没有传出他缺胳膊缺腿的消息,想必是好好的,有什么好急的?”
“待他忙完了,自然也就来见我了。”
那么大个孩子,自己又不是再也见不着了。
她话音才刚落呢,就听皇后身边蕊初过来了。
“贤妃娘娘,皇后殿下请您晚上移步坤宁宫,吃烤全羊呢。”
吴氏恭敬地低下头道谢,还不忘让人给了蕊初半吊钱。
钱不多,但对老朱家来说,还是挺不错的了。
其实蕊初不太理解,滇王殿下是自家皇后亲手养大的。
既然是自己养大的孩子,又为何同意他和亲生母亲亲近,难道就不怕养出个白眼狼吗?
关于这个问题,景舒是这样想的,血缘关系到底,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你越不让人亲近,可能就越会落下埋怨。
北宋太后刘娥,对赵桢尽心尽力,却死都没有告诉其亲生母亲另有旁人,赵桢自然对她有怨言。
好在刘娥也没有傻到家,她是让李氏穿着太后的衣冠厚葬,至此才保住了仁宗对刘家的尊敬。
所以啊,有些东西,你越拦着,越不好。
你只需要对孩子好,让大家都知道你对孩子好,你没有善妒,没有不让其亲近自己的亲生母亲就好了。
白眼狼?
如此重孝道的年代,她这个嫡母做事如此体贴,只要下头的庶子们敢白眼狼,都会被一人一口唾沫淹死。
更何况,朱祁钰也不是那种人。
不过是个成天想躺平的孩子,宠着一些又能怎么样呢?
周家。
余歆为自己的小叔子,不,那是自己的儿子,换好衣裳,捏好被褥后,就已经是子时了。
回到屋内,她没有看见丈夫,只得扭头看向丫鬟。
“相公还在书房?”
后者轻轻应了一声是,还不忘道。
“今儿任城伯府来了个小厮,说是照顾一个叫大黄的狗的,那狗昨日夜里老死在窝里了。
因为这几日府上要请为伯夫人设路祭的人家吃酒,他就没顾上那狗,今日才发现已经死了。
听闻咱们主君很喜欢大黄,从小就拿吃食去喂的,又跟着胡家换了那么多个地儿,这会儿怕是难过着呢。”
其实她觉得一只狗而已,活了二十多年也尽够了,长得也不是多好看,凭周家胡家如今的富贵,什么模样的狗买不到。
她最近都有些怀疑,周太医是不是故意躲着主母,这都一个多月没回来主屋歇息了。
明明都答应晚上回来歇着,谁知道又整这出。
说是变心了,貌似也不像,平时周太医倒是挺关心自家主母的身子,回家也会给带点好吃的。
他身边也没什么好看的丫头,难不成是只喜欢医书?
真奇怪,放着这么好看的媳妇不抱,偏要去抱一堆冷冰冰的书睡觉。
余歆无语道:“去厨房拿些宵夜来,咱们去瞧瞧。”
此时的周泽林则哭的伤心,姑姑去世已经一个多月了。
他却依旧不能释怀,可又不能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就只能躲在书房难过,好容易伤心淡忘些了。
大黄却死了。
死的并不是狗,是回忆,是不能忘怀的岁月。
听到外头传来脚步声,他知道是妻子来看自己了,便忙去把门关好,免得妻子进来看见自己这幅模样。
余歆开不了门,只得道:“相公,开下门,我让人给你煮了些宵夜,你吃了再看书吧。”
周泽林尽量柔声道:“我不想吃,你先回去歇息吧。”
余歆顿了顿,她怎么觉得相公有点奇怪呢?
就为了只狗?
也许,从小陪到大的,感情会格外深厚些吧。
思虑再三,她还是没有继续劝。
在宫里当了那么些年女官,她自然是个懂分寸的女子。
只要被拒绝一回,就不会再问了。
听见脚步声离开,周泽林紧紧咬着牙不让自己哭出声。
早知道姑姑瞧不上自己,他当时才会请娘去微微探了探姑姑的口风。
没想到,却加速让善祥妹妹进了宫。
他给了自己两巴掌,若是,若是自己当初不让娘去探口风,而是让娘直接去提亲的话。
姑姑会不会因为不想撕破脸,只得同意这门亲事?
抑郁一晚以后,第二日,用冷水洗把脸,他又是沉默寡言,却又医术高明的周太医。
至于眼角的红肿,那是看书看的,旁人不会疑心什么。
六月二十五是个好日子,嘉兴公主在这一日出嫁。
这是皇帝的嫡亲妹妹,自然与其她公主不同。
封地富庶,驸马文武全才,另其她公主羡慕不已。
明朝公主的婚姻程序,和民间百姓其实是一样的,由采纳、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部分组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