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地理课 嬴政:所以,卷王不是好词?……(2 / 3)

加入书签

为模糊的概念,还需要时间去消化理解。

收尾完历史课的相关考点,光幕上便显示,即将进入接下来的课堂。

夏安夷透过屏幕,看到他借着摇曳的烛光,一笔一划地写着笔记。虽嘴上偶尔吐槽,但身体力行还是极为诚实。

她思索了下:“你画这些,真的会有用吗?”

那可是战国啊,连绵的战火,一抓一大把的亡国公子和公主。生产力还停留在,刚刚进入铁犁牛耕的时代。

嬴政淡淡道:“你知道相里墨和公输家吗?虽比不上你们后世,但我们也不是茹毛饮血的时代。”

他回想了下先前听到的“谶言”。

“若非你口中那项羽,火烧坑杀秦国将士和匠人,想必这些东西能更早一些出现。”

不过想到对方的情况,他又类似陈述地道:“不知道这些也正常,毕竟你连考点都记不住。”

夏安夷:“……”

她翻了下眼:“首先,说话就说话,不要随便人身攻击。”

被对方教训,嬴政面色不佳地轻抿唇,随后又听她接着道:“还有,你真的以为他们没落,是因为项羽吗?”

夏安夷毕竟是现代人,能有客观一分为二的眼光去评价:“那只是直接因素罢了。”

“你看老师上课也讲了,秦代不少技术都是为打仗服务的。公输……是鲁班吗,是的吧应该,我们初中学过有关他的课文。”

“好像是他发明器械,帮助不义之战?然后被怼了。”

听到这“语文课”不单单是针对他一个人,嬴政面色微缓。

她沉吟了下:“秦代统一后仗不怎么打了,自然就没有改进这些的动力了,去研究兵马俑了……我好像有点跑题。”

嬴政指尖轻敲了几下案几,提醒:“你们之前那语文课,曾要求开门见山,或是观点集中。”

“你往日说话写题,怕是不符合吧?”

夏安夷言两语说完:“因为这些工具没用在民生上啊,所以在项羽放火后,再被君主追杀一波,就脆弱地没了呀。”

“用在民生和每一寸土地上,怎么会随着朝代变迁,消失呢?”

看吧,她跟对方还是不一样的。她是观超正的祖国花朵一枚呀!

就在她以为对方要如常吐槽时,嬴政神色不明:“虽用词诡辩,倒有几分道理。”

就像之前的历史课一样,有意义的东西被“汉承秦制”了。而另一些是出于成王败寇也好,偶然也罢,总归是被淘汰了。

对方自然不可能仅凭这几句话,就一改态度和立场。

但APP里的团子小人,提笔在纸上写了点什么,应当还是有所感悟的吧。

【大家把之前地理课的习题拿出来,我们的课堂就要开始了。】

【黄河流域的相关例题,还是很经典的,大家要及时把知识点吃透。】

终于等来了“地理课”,嬴政缓缓抬眸,随后看到光幕中央,呈现了一幅地图和题目。

他瞥到上面的河流走向,顿了顿:“黄河是何地?”

夏安夷:“差不多关中地区吧,西安、长安……咸阳应该也在这个范围里。”

嬴政蹙眉:“咸阳只有渭水,自东西流经而过。”

夏安夷:“渭水是黄河的支流之一……好了别杠了,听老师讲课。”

【黄河流域的地理课,大多是围绕治土治水来展开。】

【因此大家对于“为当地农业发展提意见”这道题,不要跑偏或者写一些很空泛的话。】

听到“农业发展”四个字,嬴政眸色微深。

看不出来,大饼画了一茬又一茬后,系统偶尔还是会靠谱一些的。前边朝堂上刚出了难题,这边就安排上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关中地区以平整的高原或平原为主,且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因此类型上属于灌溉农业。】

【那么可以从用水角度出发,分别对干旱区、渠灌区、井灌区提出建议。比如合理规划水井和水库、修建河渠和水坝等等,形成综合的灌溉区域。】

夏安夷记下了这些点,发觉答案似乎还有些空泛。

她转着笔,瞄了下APP里对方的答案,打算参考一二。而系统能量稳定后,具有了放大的功能,且能将对方的文字转换。

她看到对方写下不同的灌溉区后,在规划水井后面写了“立井水车”,在河渠后面写了“郑国渠”。

只见他看了眼光幕上的图片,又将先前的“耧车”“曲辕犁”“翻车筒车”一并写上了,深刻表现了什么是学以致用。

哦对了,他还刻意备注了其材料为“铁”,并在后面写了炼铁后的副产物“硫磺”。

其中火药的另外两种成分,木炭和硝石后边打了勾,寓意是他已寻到。

嬴政听到对方开口,跟先前吐槽轻嘲的语气不一样,她的语调极为真心实意:“学霸受我一拜。”

夏安夷有了对方的示范,也将老师说的点,稍微拓展了些,而使答案并不空泛。

她虽还喊着对方老古董,但已经深刻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闻言,他淡淡道:“学霸是何物?”

她解释给对方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