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友谊商店(1 / 2)

加入书签

在花城的环京东路,有着一家大型综合性商城。

这家开业于59年,名为花城“友谊商店”。

宋俊林此行的目的,就是花城的友谊商店。

在过去的时候,友谊商店只有外国来宾、海外侨胞、高级干部与外交人员才能进入。

但由于人们对特权的不满,所以使得友谊商店不得不为所有人开放。

在当下,友谊商店虽然已经允许国人进入,但也不是没有要求,那就是必须要有外汇券。

所谓的外汇券,就是外汇兑换券,这是专门供外国来宾与海外侨胞使用的特殊货币。

由于这种货币能够在友谊商店内购买物品,所以米国的一位教授曾说过一句话。

——“如果钱能说话,那么外汇券的声音要比RMB大50%。”

从花城火车站出来,宋俊林看到广场上停着不少的汽车,这些都是出租车。

在京沪花城这些大城市,都有着不少的出租车,这是给外国来宾与港澳侨胞们乘坐的。

宋俊林直接朝着最近的一辆达契亚汽车走去。

看到宋俊林的穿着,那辆汽车上的司机赶忙走下来,边开门边打招呼:“雷猴,罗世!”

“雷猴!”

宋俊林笑了笑,然后让小林问道:“不知道你这里的外汇券怎么兑换?”

闻言,那人顿时一愣,紧接着便道:“原来你们不是香江来的啊!”

说话间,他脸上的讨好之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倨傲之色。

也难怪他会倨傲,这个时期的出租车司机,那可是跟空姐一样的“高级职业”。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们的工资非常高,一个月少说都是一百多块。

这也就算了,他们的油水那可是相当的多。

外人难得的外汇券,他们却是并不缺少。

毕竟,乘坐他们出租车的人,大多数都是拥有外汇券的外国来宾与侨胞。

算上从外汇券上获得的油水,他们一个月大概工资甚至能有三四百块。

想一想,在那个“36块万岁”的年代,月入三四百那是什么概念?

那司机淡淡的开口道:“我这里确实有外汇券,你们要换的话,那就200块换我100外汇券吧!”

“2比1啊,你这价钱有点贵!”

宋俊林摇头说道:“1.5比1你看怎么样?”

“你要是要的多,我给你1.9。”

那司机回答。

“1.6。”

“1.85。”

两人经过讨价还价,最终比例定在了1.8比1。

虽然这价钱还是有些虚高,但对方咬死了不松口,宋俊林也没辙。

就这样,宋俊林用手中的2160块,换取了对方的1440块的外汇券。

事实上,对方一个人可没那么多的外汇券,还跑到其他出租车司机那里东凑西凑才凑到。

换到了外汇券,宋俊林就领着众人,打了个“狗骑兔子(农用三轮车)”直奔友谊商店而去。

到了友谊商店那里,他给门卫亮了一下外汇券,门卫就放他们进去了。

比起号称“小香江”的海沣县,这花城的友谊商店,那简直就像是天堂一般。

尽管现在是炎炎夏日,但是有着空调的友谊商店内,却是格外的凉爽。

而且这里空气清新,光线充足,地方宽敞,货架整洁,地面更是一尘不染的瓷砖,远非宁州那老旧的百货大楼可以比拟。

这也就算了,由于友谊商店服务的是外国来宾和侨胞,所以这里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好。

他们刚一进门,就看到穿着制服的年轻女子微笑着,用中英双语说道:“你好,欢迎光临!”

那轻柔的声音,如天使般的笑容,直接让王青松等人骨头都酥了。

要不是宋俊林拉着他们走开,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走了。

等到进入里面,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小林、王青松等人更是看花了眼。

不过这也难关,友谊商店在过去,那可是专门供外国来宾、侨胞和高级干部的。

友谊商店的口号就是:“市面上有的商品,我们这里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们必须有;外国时兴的,我们也得有。”

与其他地方友谊商店不同的是,花城友谊商店的第一层,在今年更是改成了超级市场,全部商品开价陈列,可以供人自由选购。

宋俊林等人看了看货架,什么大白兔奶糖、方便面、各种糕点、茶叶、咖啡、曲奇饼、巧克力、茶叶、烟酒,还有珠宝首饰、名表、时髦的衣服、鞋子、化妆品等。

宋俊林找到了烟酒柜台,这里的烟酒都是外面很难获得的。

最关键的是,价格都是相当的便宜。

像种花烟是9毛,友谊是7毛5,而牡丹只有5毛,茅台8块,五粮液5块5,当下的国酒汾酒,更是只有3块5。

当即,宋俊林就是在里面扫荡起来。

他要了一箱12瓶的茅台酒,要了一箱12瓶的汾酒。

另外,还要了十条种花烟,十条牡丹烟,三条友谊烟。

除了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