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 风水不好(2 / 3)

加入书签

的。

为了准备这两个行宫,还有朱慈烺途经各地,临时歇脚时的七八个驿舍,朝鲜王国可谓是花了大价钱,光是银子就用了三百多万两,因为筹措不到足够的钱粮修建宫殿,为此,崔正南还加了点赋税,还号召朝鲜王国上下捐款——毕竟大明天朝的爸爸要来朝鲜了。

这可是朝鲜千年未有之盛事啊——搁以往有哪位天子,会像朱慈烺这般,闲着没事,到朝鲜半岛这鸟不拉屎的破地来巡视呢?

不过饶是如此,银子还不够,为此,崔正南不得不举债,向大明银行贷款了一百六十万银元。

这才修建好了朱慈烺的行宫。

而为了招待朱慈烺——朱慈烺过来,要解决的当然不只是行宫的问题了,还有开销问题。

行朝随行官员有上千人,军士数万。

马匹亦有数万匹。

这对于小国寡民的朝鲜而言,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啊。

所以,为了能够让朱慈烺在朝鲜王国吃好住好,也不苛待了他手底下的军士官员。

崔正南不得不又咬牙,贷款了三百万。

朱慈烺东巡一回,朝鲜王国就背上了四百六十万银元的债务。

可想而知,他要是隔三差五,东巡一回,朝鲜王国的财政,能直接破产喽。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官员们不喜欢帝王到处溜达的原因。

因为这太花银子。

花钱如流水啊,几万人的行朝在外面溜达,其花销不比动用一支十万人的大军要小。

甚至更多——因为皇帝可是相当能花钱的。

随驾的官员,亦是如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

在封建王朝,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官员们自然是反对皇帝巡视了。

毕竟每一回巡视,透支的都是国力啊。

当然,这些在历史上的大清国,就不一样了。

在大清国,皇帝想怎么巡视,就怎么巡视,下几回江南都行。

哪怕是把国库的银子给花光也没问题。

因为那些个磕头虫奴才,不只不会反对,反而会一个劲的高呼主子圣明,皇上万岁……

朱慈烺东巡,反对的声音实际上也不小。

但隆武天子的威严太盛,所以反对的声音,几乎可以忽略。

当被迎接到了平壤的行宫后,朱慈烺端详着面前的宫殿,和里面那些个明显是精挑细选的朝鲜棒妹,心情是着实不错。

他大笑着说道。

“崔正南,你有心了啊。”

“陛下,这都是为人臣子,应该做的事情。”

崔正南赶紧说道,是一脸的激动。

当然,他也不忘记,再捎带着拍一拍驻朝大臣陈应德的马屁,是继续道。

“这些,除了臣,驻朝大臣陈应德,还有朝鲜王廷的同僚,以及千万黎庶的努力下,才方才做到的……”

“哈哈哈哈。”

朱慈烺大笑了几声,然后说道。

“你们的心意,朕知道了。”

说到这里,朱慈烺大步,进入到了行宫内。

……

这边,朱慈烺东巡到了朝鲜。

隆武十四年,已经进入到了五月了。

大唐帝国则正举国悲痛着。

原来,他们亲爱的东平天子李过,终于驾崩了。

在东平十六年。

大唐的东平天子李过,在死去多年后,终于正式驾崩,可以安葬了。

在四月间,李来福便与李岩的女儿,进行了大婚。

五月,当李过与李自成的灵柩,在历经艰难,被运过来后。

李岩终于正式诏告天下,李过驾崩了!

对于这个消息,大唐的下层们,是一片的哀痛,纷纷痛哭。

大唐控制的区域内,州县城池,那些个追随着李过,从西北,从四川,一路到达西域,中亚,甚至东欧的国族,府兵们,无不是痛哭不停。

在欢送着他们这位,已经驾崩了多年的天子。

呃,李过确实是挺受拥戴的。

因为甭管这些国族,府兵,当初是怎么被他带到西域,带到中亚的。

他这个东平天子,对这些国族,府兵们却是真心不差。

国族们,有了大量的土地。

还有西域,中亚,东欧的土著,可以压迫。

而府兵们就更不用说了,直接成了封建武士,那待遇是杠杠的。

可以说,在李过统治下的大唐。

对外是武功赫赫。

西讨准噶尔,南取布哈拉,入主东欧。(虽然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李过驾崩后,但在大唐上下看来,这都是李过在位时发生的,都是李过的功劳)

而民生也不用说。

李过治下的大唐百姓,论起生活水平,足可以比肩华夏自古以来的任何一个盛世。

这也正常。

就这么点人口。

还占了那么大的地盘,还有西域,中亚的土著可以压迫。

这日子想过差喽,还真有点难。

因此,对于这位天子的驾崩,大唐上下,可谓是举国悲痛。

反倒是上层们,显得有些淡定了。

尤其是李来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