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电灯寿命(2 / 3)
激动不已。
朱慈烺看着这灯光,由于此时是白天,所以,他分辨不清楚,这玩意的光究竟有多强,是当即下令道。
“把窗帘给关上,朕要看看,这玩意在夜里,究竟有多亮!”
“是,陛下。”
旁边的侍卫不敢怠慢,赶紧关上了窗户,把窗帘给关好,在失去了太阳光的照射后,房间内,却依然没有半点,黑暗的意思。
在灯光照射下的光线里面。
屋内的一切,都可以清晰的为人所看见。
看的是所有人,不由的咋咋稀奇。
“这倒是好东西啊。”
“亮堂的很。”
“是啊,还没有油烟什么的。”
“就是外头的这蒸汽机动静有点大了,吵的人不舒坦。”
又有人发出了异议。
朱慈烺则是笑着道。
“这发电的动静,确实是稍微大了一些,但这并不是问题嘛。”
“陛下的意思是?”
众人不解的看向了朱慈烺,朱慈烺则笑着解释道。
“朕的意思很明显。”
“这个发电机,又不是非得放到自家的院子里面,可以放到远处啊。”
“这个电,只需要一条电线,便可以传输了。”
“何必非要把发电机,摆到自己家中呢?”
“这发电机那么大,而且还得烧煤,难不成你们还要在自己家里,建一个锅炉房?”
“皇上圣明。”
几个技术人员,听到了朱慈烺的一番话后,赶紧恭维道。
众臣听的,也是恍然明白,一个个好奇的看着那灯泡。
显得是好奇极了。
朱慈烺则上前询问道。
“此物的成本高吗?”
“陛下,成本可不算低。”
几个技术人员叹息道。
这倒很正常,灯光的技术难度可不算低。
在后世,哪怕是落后且原始的白炽灯,也足够难倒绝大多数工业落后的国家了。
而在当下的这个时代,能够搞出来这玩意就不容易了,其成本,可想而知,得有多高。
别的不说,光是其外部的那个玻璃罩子的成本,可就不算低了。
呃,大明朝现在当然已经掌握了制备玻璃的技术了。
不过,饶是如此,大明朝现在的工业化,说白了还是小打小闹的小作坊式生产。
在这样的情况下。
大规模的生产是很难的。
成本,自然而然,会很高了。
此刻,听到了这些个技术人员的回答后,朱慈烺倒也不恼,而是笑呵呵地说道。
“现在的成本,当然高了嘛,毕竟刚刚问世,技术上面,又不太成熟,不过将来成本,肯定会降低下来。”
“陛下说的是,现在的成本,确实是稍微高了那么一些,不过等到了将来,这个成本,绝对会降低的。”
旁边的技术人员,赶紧说道。
而朱慈烺则来了兴趣,他询问道。
“对了,这个电灯,他的生产,应该不成问题了吧?”
“现在是只能够,小规模的试产,还是说,大规模的生产?”
“陛下,现在自然,也只能够小规模的生产一些,臣等还在总结工艺,而且,想办法提高他的寿命。”
说到这里,几个技术人员,无不是皱眉,露出了凝重之色。
这时,那照亮了整个房间里面的电灯泡,也忽闪忽闪了起来。
见状,朱慈烺哪里还不明白,这玩意的问题所在?
寿命太短啊。
碳丝电灯泡,据朱慈烺所知,其寿命大概能够达到三百个小时,不算短了。
已经可以投入到使用了。
但是,要知道,那可是十九世纪末的技术,才达到的水平。
大明朝生产的这个碳化竹丝灯泡。
其之寿命,远没有这么多。
此刻,朱慈烺扫视着,那貌似要熄灭的电灯,倒也不生气,是笑呵呵的说道。
“这玩意的寿命,确实是得加强一些。”
“朕今天过来,也不是专程过来,看这个电灯的。”
“朕是觉得,这个电,还有更好的妙处。”
“譬如说,用来传递信息,也就是电报……”
“皇上圣明。”
几个人研究人员,赶紧颔首,然后皱眉道。
“陛下,这个电报,臣等也想过,这也是按照陛下的吩咐,去琢磨的。”
“而且,还尝试着做过实物,不过,这玩意似乎不太妥当……”
“怎么?”
朱慈烺来了兴趣,他赶紧问。
“用电来传递一些信号,是完全可以的。”
几个研究人员说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
是啊,用电来传递信息,是非常容易的。
只要试试有没有电,就知道了。
但问题在于,如何判断传递出来的电信号,代表着什么呢?
只听几个研究员道。
“陛下,臣等研究这个电报的设想是,我大明朝的文字,太多太杂了,靠电信号来传递的话,得多以传输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