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四民平等令(2 / 3)
年升高——生出来的小母马,长到三岁就可以配种了,等到四岁的时候,就可以产马驹了,而考虑到马儿的寿命还是蛮长的,所以,这两万五千余匹母马,在它们有生之年,将为大明朝贡献出来二十万匹的马驹。
大马生小马,小马再生马……
总而言之,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再加上朱慈烺跟历朝历代不同,他拥有着一片历代封建王朝都羡慕的草原——在中原腹地,以黄泛区为中心,方圆一百多里地的大草原啊。
这样的草原,哪朝哪代也没有啊!
汉武帝见了,也得流口水。
朱慈烺高兴,可他身旁大明朝财政部尚书高宏图,还有侍郎刘大用却显得有些不太高兴(就是那个替朱慈烺管账的太监)。
大明朝现在有了一条新的法令,就是“四民平等令”,就是要取消士农工商的歧视,所有百姓一律平等,
这个四民平等令,可不仅仅要求,士农工商平等。
他还包括那些个被朱元璋他老人家贬到淮安那个煮盐的灶户,跟老朱同志作对然后被针对的那些个敌人后裔,以及被朱棣这个小心眼,给贬为贱籍的建文忠臣之后,还有福建,广东沿海的疍户,全都在这个四民平等令解放的范围。
除了这些个贱民,还有那些个大户蓄养的奴仆,一律也因四民平等令,获得了所谓的,在法令上面“平等”地位。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防止江南奴变,虽然大明朝执行贯彻得不太到位,但好歹法令是颁布了,而太监同样,也在四民平等令解放的范围之内。
现在的大明朝可不能歧视太监了,骂人家阉人,权阉了,死太监了之类的话,这按照朱慈烺的说法,是歧视残疾人,是大大的政治不正确。
也因此,跟着朱慈烺一块南迁护驾有功的一大群太监,也可以挤身于庙堂之上。
这个刘大用就是其中一个,官居刚刚改组的大明九部之中的财政部侍郎。
如今的大明朝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宦官干政了。
因为太监可以直接的进入到朝堂为官了,直接就是朝廷命官了。
头顶乌纱,身穿官服,堂堂正正的朝廷命官,除了没长胡子,跟普通的文官没任何的区别。
当然,刘大用这一批立有“南迁护驾”之功的太监,也将成为华夏历史上,最后掌握权力的太监了。
因为如今的大明朝已经禁止阉割良民为太监了——阉人嘛,多不人道啊?
虽然,绝大多数太监都是自愿把鸟割了的,但朱慈烺还是心善,看不得别人割鸟。
所以,现在大明朝已经不准阉割太监了,而且,也没办法阉割太监了——那批有阉人手艺的小刀刘,小刀张,靠家传的割鸟手艺吃饭的主,在朱慈烺从北京跑路的时候,没一个跟着朱慈烺跑的,全都留在了北京城,打算给李自成继续阉人。
这批有阉人手艺的主,现如今全在北京城大清国的内务府敬事房供职。
所以,朱慈烺就是想弄一批太监,也没办法弄——这个阉人可是个手艺活,弄不好了是会死人的,历史上洪秀全洪天王,为了阉一批太监,结果阉得不好,愣是阉死了好些人。
不过,虽然废除太监,但并不代表大明不用太监了——用还是要用的,不过可以进口嘛,安南太监,朝鲜宫女可是大明朝中前期的标配,而且,从奥斯曼国买过来的,白奴,黑奴太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明代中前期喜欢用外族孩童做太监,朱慈烺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作为祖制,重新采用。
此时,即将成为大明朝最后一批掌权的宦官的刘大用,正与高宏图一块,紧锁着眉头朝朱慈烺道。
“殿下,这个缴获了大量军马,这自然是大喜事,可问题在于,这军马虽有了,但是,养这些军马,所需要的草料,豆料,可不是个小数目,如今河南可没有多少这储备啊,得速速地派人运输草料,而且,得连续运送数月,等到来年开春,撒下的草籽,长出来的草,长出来后,才能够停运,这里面的花销……”
好嘛,虽然有好处。
但也有坏处。
因为这些大牲口都是蛮能吃的。
比人能吃的多了。
而中原一片荒凉,一点储备的草料都没有,想要养活这些在中原的马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想到这,朱慈烺脸上的笑容,顿时是僵硬住了。
他皱眉道。
“多派些人手转运粮草吧!”
“不要怕花银子,这些马可都是朝廷接下来本钱,可不能够饿死了,就是饿出问题,饿病了也不行……”
是啊,大明朝的马就这么点,可不能够糟蹋了!
而刘大用是赶紧的点了点头。
只是一旁的高宏图却紧锁着眉毛道。
“这恐怕也不易,朝廷现如今,在修河工地上忙活着的民夫就有三十万人,中原还有数万大军,养活这几十万人,就用了多少人转运粮秣?再多几万匹马?怕是不易的很啊!”
“确实是不易!”
旁边的庞天寿点了点头,他话锋一转。
“要不这么着吧?干脆来个转场,把这些马儿,悉数的赶到湖北去,湖北有汉江,有长江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