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零章 消息(1)(1 / 2)

加入书签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是《道德经》中表示天地很公平的一句话。

然而,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不公平的。

每每谈及公平不公平这个话题,大家都能拿出一堆事例出来。

为什么有人生来锦衣玉食,另一些人却缺吃少穿;

为什么有人就有那么漂亮的女朋友,一下还是两个,而他长得还没有我帅;

为什么他姓沈的做什么事都能做成,而我们万般努力,却一无所获。

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甚至有人感叹了:为什么我的儿子不姓沈?

古时候有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现在也有些人感叹了,生子当如沈光林。

这不,真的就有人帮助沈光林找“爹”来了。

这個人不是别人,这个人就是老李,也只有他才会有那么多的闲心。

老李现在算是内退并转行了,他不再进行兵器研发了,反倒是对统战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尤其,老李得知沈光林的“父亲”是因为地下工作而葬身海外的烈士时,他对寻亲工作充满了无限的激情。

这天,老李突然找到沈光林,很兴奋的说:“定下来了,弯弯那边就要来人了。”

“来人?干啥的?”沈光林是一头雾水。

老李接着说了,这些人是来探亲的。

早在10月份的时候,弯弯那边就已经放出了消息:他们终于放开了回大陆探亲的限制。

38年了,兄弟阋墙整整38年了啊!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改变。

余光中先生都说了,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常凯申自从1949年兵败退守弯弯以后,就派军舰彻底封锁了弯弯海峡。

两岸从此以后几乎再无来往,除了在金门你来我往的问候炮弹。

在这期间,双方传递消息都是很困难的,只能通过香江或者外国,比如,扶桑。

在全世界有一个很奇怪和不解的地方,那就是弯弯。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殖民地被解放以后,是十分痛恨殖民者的。

比如,阿三国独立了,他们对英吉利的态度很是敏感;

比如,棒子也建国独立了,无论南棒子还是北棒子,他们对扶桑的仇恨不比华夏浅;

唯独弯弯,真的弯了,被殖民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简直把殖民者当成了自己的亲爹。

当然,在常凯申的时代还好,埋掉了一些鬼子后,一切还算正常。

在这个时期,就连普通话都是标准的,不带嗲声嗲气的那种标准。

而且,在1974年的时候,我们因为有事着急要通过弯弯海峡,常凯申还是给行使过方便的。

那一年的探照灯就很亮。

后来换了小蒋,小蒋时期其实也还好,这位仁兄的一生也是复杂的,但坚持同根同源的态度是没变的。

如果他多活一些年岁,说不得历史就改变了,只可惜只活了78。

今年,在两岸民众的强烈呼吁和共同努力推动下,已经病入膏肓的小蒋终于答应了民众赴大陆探亲的方案和请求。这是两岸关系的一大进步。

并且,就在10月15日,弯弯内政部发布了赴内地的实施细则。

据说,元旦之后,就有第一批弯弯民众来大陆探亲了。

老李已经打听过了,他们的行程安排是这样的:先到陕西的黄帝陵祭祖,然后到京城的卢沟桥祭奠死难战友,然后分散各自回家,再集合起来一起回弯弯。

这是第一批访亲团体,但不是最后一批,从此以后,湾湾人回大陆就是常态了。

对此,老李打听的很是清楚,他问沈光林要不要委托他们借机寻找一下老沈的下落。

并不用。

其实沈光林寻找老沈的热情并不是很高,他推脱说现在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太敏感了,还是不要了。

毕竟,现在的两岸交流还是单方向的,真的等第一批大陆的记者获准赴台,已经是1992年的事情了。

现在想这些,确实还操之过急。

其实,沈光林的心里,他也没想好该怎么应对接下来的寻亲计划呢。

寻不到还好,万一真的寻到了呢?

也就热心如老李,一直关心着沈光林亲人的下落,其他的那些人,他们关心的不是这些,他们关心的是沈光林的钱,关心的是纵火嫌疑人钱进步的赏钱。

钱进步,如果不走错道路应该也是个有前途的人。他是某科技大学少年班的优秀毕业生,又在京城某学校读了研究生,曾经在计算所工作过,现在有了重大的纵火犯罪嫌疑,在逃。

那么专业的纵火手法,如果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理工科高材生,估计都想不出来。

然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