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太安时报的诞生(1 / 2)

加入书签

在当下大雍,范云舟在别人的及冠之年已经完成了成家立业这个重要标杆。

二十岁的他官至四品重臣,已经是绝大多数人一生难以企及的高度。

在新婚燕尔之际,范云舟平日除去在通进司处理政务或去宣政殿隔壁向领导们汇报工作外,多数时间都是早早回家陪老婆。

在成亲一个月后,贺满月会亲当日,范府在家置办酒席,款待范云舟的岳父母一家。。

贺满月会亲是由来已久的习俗,并未宴请他人,也只是两家人简简单单吃个饭。

范府就二老加上两个在京的儿子两家人。

韩家那边就是韩渊二老和韩云萼与崔邯两口子,再加上个韩耀旻。

若不是韩云蕖的大伯近期去了河东道,不在京中,否则也要请来的。

贺满月会亲之后,范云舟也开始忙碌起另外一件事来。

先贤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对于范云舟来说,著书立说还是为时过早,但相关的事情还是有得办。

当初在静川府的时候,子粱先生曾交给他两本书。

一本《致用》,一本未写完的《寰宇说》。

两本其实都是手稿,范云舟最近就忙着将《致用》进行勘误、编撰,重新整理。

《致用》是子粱先生对自己一生教书育人的总结,范云舟自然不能让如此圣贤书在自家书房吃灰。

得益于印刷术的发展,大雍的出版业已经达到巅峰,无论是官刻、坊刻还是私刻,都得到蓬勃发展。

大雍社会环境宽松,坊刻是极为商业化的印刷模式,多是商人开设的印刷作坊,亦是书籍传播最为广泛的方式。

出版《致用》,范云舟并非是为了盈利,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招致非议,所以选择了官刻。

官刻,顾名思义是指官方出版的书籍。

在太安京中,国子监是书籍出版的官方机构亦是主管机构,不仅出版大量经史子集类官方书籍,同时对大雍上下的坊刻、私刻有着监督的权力。

范云舟拿着自己修订好的《致用》拜访国子监,国子监祭酒周令先亲自接见。

得知他来意之后,国子监上下都很振奋,毕竟出版的是子粱先生的遗作。

出版《致用》的事情范云舟可以当个甩手掌柜,国子监必然在此事上是尽心尽力。

此事敲定之后,范云舟又开始进行下一件事。

创办报刊。

大雍已经有邸报存在,不过其内容多是皇帝的谕令、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的抄录,其受众也仅限于士大夫与富商等少数群体。

创办报刊这件事范云舟已经计划了许久,在荟陵县的时候就有了想法,如今也到了实践的时候。

在创办之前,他跑了包括礼部在内的许多衙门,也与岳父打了招呼,岳父的意见是此事可行。

那范云舟便没有多少顾虑了。

在大雍这个官本位社会,这件事范云舟并不需要亲力亲为。

他将报社交给一位叫周期颐的年轻人。

周期颐是子粱先生的远房子侄,学问尚佳,在得知范云舟与子粱先生的交情,以及静川旧事后,对范云舟极为敬重。

于是在元嘉三十年九月中旬,一家名为太安时报的报社在崇德坊正式挂匾开张。

作为太安时报的东家,范云舟也不是什么事都不干,太安时报的发展规划皆出自他之手。

在范云舟的思路下,太安时报也被分为诸多版块。

主版块的《太安时报》主打严肃,目的是替代当下极为简陋的朝廷邸报,将那些零散的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集中起来。

同时,太安时报下也开设有几个子刊。

《每日兰陵》这是以娱乐、八卦为主的报刊,可以写些兰陵坊勾栏里的风流韵事,转发一下每年玉带河花魁的争夺,并接受文人的各种志异小说。

《每日商报》着重于财经的报刊,会在上面刊登太安各坊的油粮布匹价格,以及朝廷下发的于商贾有关的政令。

太安时报在开业之初,销量十分有限,周期颐等人多次表达了焦虑,毕竟每日这么耗着也不是个事。

在维持了一个多月后,才开始好转。

不过九成都是冲着《每日兰陵》的八卦来的,但范云舟对此已经十分满足,至少读者不在仅限于士大夫与富商。

当下的识字率是十分低下的,也就是太安京畿这边读书人十分多,情况要好一点。

为了推广《太安时报》,范云舟也想出个办法,他以‘花间客’为笔名,在报刊上连载起小说故事来。

先是请一些说书人在各个坊里传播这些故事,至于故事更多内容就只能在太安时报的各个报纸上看见了。

他在《太安时报》上连载的是白娘子与书生的曲折爱情故事。

在《每日兰陵》则是连载梁山伯与祝英台。

《每日商报》就写些各种短篇故事,皆是与鬼狐精怪有关。

一时之间,太安时报逐渐在京畿地区风靡起来,就连从外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