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小小墨猴!文人最爱!(2 / 2)

加入书签

所未见。

江南一脸认真,解释道:

“阳朔县产墨猴,大如拳,毛作金色,两目烁烁有光,能于笔筒中盘曲而睡。”

“置之书案间,欲使磨墨,则扣案数下,猴奋然讯出,跪于砚旁,以两前足捧墨而磨之。”

“使之止,即止。”

“见几上蜡蚁,即捉食之,无或脱者。”

“且能于花盆间拔草捉虫.墨猴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便跳出来,等着,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就舐尽了砚上的余墨,仍旧跳进笔筒里去了。”

“这是古人对墨猴的描述。”

“在古代,它是文人最喜爱的宠物,能帮助翻书、递纸、取笔、磨墨。”

“它爱栖身笔筒和抽屉,只要喂以花生和黄豆即能生存下去。”

“它宛若聪明伶俐的小老鼠,体重仅二百多克。”

“在清代道光刻本《武夷山志》中,更是有“王孙似猴而小,大仅如拳”的记载。”

“ 据传,在武夷山的密林深处,过去曾经生活着一种体重仅四、五两的猴子。”

“宋代著名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同样也是卓著的诗人和文学家朱熹,在武夷精舍著书立说时,就饲养了一只从山中捉来的猴子。”

“这只猴子,身高如笔杆,体重不足半斤,生性机灵,逗人喜爱。”

“经过朱熹苦心驯化,甚听主人使唤。”

“在书房里,朱熹读书,它就规规矩矩地坐在笔筒上“洗耳恭听”;。”

“朱熹要写文章,它就跳下笔筒勤快地磨研墨水。”

“朱熹外出,它就老老实实,寸步不移地看守书房,不让生人进入。”

“这么乖巧的袖珍猴子真的是世上罕见。”

“这也难怪清代李如龙作诗称赞道:“武夷笔猴倍珍奇。” 。”

“体型小巧、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墨猴之所以受到古代文人的喜欢,一是因为它珍奇,且易于饲养;二是它那帮主人磨墨、递纸的滑稽、灵巧相和手脚不停的勤快劲儿,大大缓解了古代文人做学问的辛劳和寂寞。”

“毕竟古代的文人多多少少的都比较贪玩,而且玩的很花花。”

“不然为什么有个成语叫做“文人骚客”呢?”

“鲁迅也曾在《狗·猫·鼠》中曾提到过墨猴的传闻。”

“原文如下:“这类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那么大,也不很畏惧人,我们那里叫它‘’隐鼠”。”

“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胁还是一起一落的。”

“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竟醒过来了,渐渐地能够饮食,行走,到第二日,似乎就复了原,但是不逃走。”

“放在地上,也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

“给放在饭桌上,便检吃些菜渣,舔舔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舔吃了研着的墨汁。”

“这使我非常惊喜了。”

“我听父亲说过的,中国有一种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发亮的。”

“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便跳出来,等着,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就舔尽了砚上的余墨,仍旧跳进笔筒里去了。”

“我就极愿意有这样的一个墨猴,可是得不到,问那里有,那里买的呢,谁也不知道。“慰情聊胜无”,这隐鼠总可以算是我的墨猴了罢,虽然它舔吃墨汁,并不一定肯等到我写完字。”

江南描述鲁迅先生原文的时候,很有感情,停顿的也是敲到好处,再搭配上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专门的配音演员呢。

现如今,不就有很多配音演员专门给很多网络小说配音嘛。

虽然只是配音,但是由于颇有感情,总能让人带入进去,或是听得泪如雨下,或是听得热血沸腾,或是听得满腔悲愤。

直播间的观众们完完全全的听了进去,甚至想要亲眼去看一看鲁迅先生的原文。

虽然配音很有感觉,但是有时候只有亲眼看到,才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文字所带来的力量和震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