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上钩了(1 / 2)

加入书签

徐大壮回来之后,跟徐大嫂说了这件事情,徐大嫂犹豫,“大壮,反正有车,我把虎子穿得暖暖的,去兰月那边走亲戚?”

徐大壮看了看外面,最后还是摇了摇头,“你还是别去了,孩子小,容易生病。”

“以后孩子大了,抵抗力强了,你再带着孩子去,现在不能去。”

徐大嫂想了想,“说的是,兰月给我的小册子,我按照上面的注意点,仔细摸索。”

“能成功自然最好,不能成功,无所谓,大不了明年背着虎子一起出去干活。”

徐大壮看了看胖乎乎的儿子,有些舍不得,“你不懂的,可以给兰月写信,多交流,总没坏处。”

徐大嫂眉开眼笑,“对,你说得对,我这就写信。”

昏黄的点灯下,徐大嫂开始写信,虽然她的字不好看,但很工整。

宋兰月拿到徐大嫂的信件之后,总是认真阅读,然后再回信。

一开始两人或许都有点功利,在不断地书信来往中,友谊也越发深厚。

徐大壮也特别关照韩振。

韩振在红山农场的日子,也越来越好,刘文章也跟着沾光了。

韩振只是写了简单的信,从来不敢多写,怕给外面的儿子儿媳妇惹麻烦。

看完宋兰月写的信,韩振眼睛红了。

再苦再累,都没哭的韩振,这次再也没有忍住。

刘文章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木柴,正准备做饭,“老韩,你这是怎么了?好好的,怎么哭出来了?”

韩振赶紧擦擦眼泪,哽咽说:“我小儿子在农忙结束之后,去大西北找他两个姐姐了,担心两个姐姐。”

刘文章诧异,旋即笑了,“老韩,你这个小儿子有心了,而且还是个有能耐,你可得好好的,将来能享福。”

韩振笑了,“这孩子跟上面的哥哥姐姐,并不是一个母亲,但这孩子赤诚。”

“老刘,你也别灰心,我从儿媳妇和儿子的信里可以看出来,外面的情况不断变好。”

“等等,耐心等等。”

刘文章笑笑,“老韩,我知道,现在比往年好过,我只求能活下去,其他的,以后再说。”

韩振怀里揣着信,整个心都是暖暖的。

或许不久之后,还能见到女儿。

只要活着,才能跟儿女团聚,才能实现抱负。

宋兰月这个儿媳妇,也不简单,是个好姑娘。

为了儿女,他也要振作。

有了精神支柱之后,韩振的状态越来越好,因为饮食比以前好了一些,身体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与此同时,韩挚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有两趟车,终于来到了陕北的某个县城。

韩挚饥肠辘辘,背着行囊,在火车附近的国营饭店吃了一碗地道的牛肉面。

碗大,面多,汤多。

韩挚吃得鼻尖冒汗,十分畅快,身上的疲惫去了几分。

吃饭的时候,有个干部的模样的中年人,走了进来,见韩挚这边四方桌有位置,便坐了过来。

韩挚故意把报纸放在桌上,一边吃面,一边看。

中年人在等待面条的时候,也看了过来,“同志,看什么呢?”

韩挚抬头看向这个中年人,笑呵呵,“大叔,这报纸是我从村里拿过来,路上解闷的。”

“这上面报道我们村的平菇大棚,虽然已经过去挺长时间了,但平菇效益很好,就忍不住多看几遍。”

中年人听到这话,更好好奇了,“能给我看看不?”

韩挚笑笑,递过去,“只是过期的报纸,当然能看,您先看,我吃面条。还别说,这地方的面条真地道。”

中年人笑呵呵,听出来你小伙子不是当地人,他猜到刚才的那些报纸,也可能是这个小伙子故意拿出来的。

不过闲着没事,他的确想看看。

拿过来报纸,中年人仔细看了看,越看眼睛越亮。

在荒地上盖起了大棚,然后发展平菇大棚,一斤一毛五,价格很高呀。

看了看上面的日期,中年人问道:“年轻人,这上面没有夸大吧,不是放卫星吧?”

韩挚笑了笑,“千真万确,这就是我们村子里的!今年我们村子因为平菇,收入大大增加!”

中年人笑呵呵,“你在大东北怎么想起来跑到大西北呀?”

韩挚笑笑,“有两个姐姐被分配到西北不同的地方,既然平时有书信来往,但我的放心不下!”

“正好村里面分了粮食,分了钱,我就想过来看看我两个姐姐。”

这个中年人听到这话微微一愣,也觉察韩挚很有气度,受过良好的教育。

“那你姐姐在什么地方呀?在我们县,还有几分人脉,若是我知道,我让人把你送过去!”

韩挚笑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