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帮詹老先生一个忙(1 / 2)

加入书签

海捞瓷又叫出水文物,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兴于宋元以后。

大部分海捞瓷都是明清时期的民窑出品,以贸易的形式,通过陆路、海路运往海外。那时候南洋诸岛多有商船往来,而海捞瓷也几乎是成批量的被打捞出水。

敖箐找到的这一套海捞瓷算得上是精品了。

按分类应属于白瓷。除最外层的一些因为箱子碰撞摩擦的缘故有点损坏外,里面被包裹好的瓷器尚且完整,釉色也符合海捞瓷真品的特征。

国内还没有玩家对这些感兴趣,说要给她介绍买主的那位老师,也是因为家庭原因,跟南洋有海外关系,才敢拍胸口这么说的。

前些年,有海外关系的人活得战战兢兢,生怕受到牵连。从那些人倒台之后,拥有海外关系的人又抖索了起来。

沿海人家,特别是祖上出身比较好的人家,基本上都有点远亲血脉在海外。

敖箐想买老房子的事情在单位不是秘密。大家都知道她没了父母,家里爷爷奶奶对她也不好,不然不会才十几岁就来投靠她哥。而且现在敖箐虽然成了勘测站的正式职工,可单位只会给分一个小单间,除非结婚了才能打申请要分房,就那样还不一定能分得到。

单位其他人要么是本地的,要么退休了会回原籍生活,对房子的需求都不大,更看不上那些烂朽的老房子。所以对敖箐捞到这些虽然羡慕,但还不至于眼红。

把这箱子瓷器收好,他们几个年轻人开始准备掏贝壳了。

珍珠贝的肉是可以吃的,而且大家图的是热闹氛围,真开出来了珍珠那就是意外之喜。

可能今天日子比较好,他们一共打捞上来四十多只贝壳,居然有十只里面都有珍珠。

不过野生的珍珠贝能掏出来的珍珠不一定就比人工养殖的价值高,因为没开贝之前,谁也不知道那些珍珠最后能长成个啥样。

十只贝壳开出二十三颗珍珠,有大有小,有浑圆的,也有奇形怪状的。

敖箐得了海捞瓷,知道不能太过高调,留下一颗中等的圆形珍珠,其他的都分给同伴们了。

还有两颗米粒大小的小珍珠,她留下来打算给薇薇做一对发卡当生日礼物。

这次一路顺风顺水,他们还提前了一天半回到码头。

那套海捞瓷交给了那位帮忙搭线的老师,说好给他一个点当报酬。

敖箐没有担心人家会昧了她的瓷器,毕竟对方只是热衷搭建人脉,对她这套海捞瓷真没啥兴趣。

有同事私下跟她说,这位老师一直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所以对他家那些海外亲戚的要求,他绝对第一时间满足。

他这样的人现在看上去挺少见的,再过几年多的是,见识过比他更崇洋的敖箐觉得对方只要不违背良知踩踏原则,她也不能说人家这样不好。

那老师回去之后没出三天,就带着一位六十多岁风度翩翩的老先生来找她了。

“这位就是我族叔,你那套海捞瓷就是他老人家收藏的。”

詹老师给他俩做了个介绍,然后坐下来聊天。

“我族叔对海洋生物化石很感兴趣,听我说你对这方面有研究,就想见一见你。”

敖箐正烧水泡茶,闻言一笑:“我哪儿算得上有研究啊,詹老师才是前辈。”

“别给我戴高帽子,我自己有几分能耐我还能不清楚?”詹老师自嘲的笑起来,“如果问我潮汐作用我还能回答,这些化石类的东西我真的了解不多。”

很多人有认知误区,觉得你在这一行干活,那就应该海里的东西啥都知道。其实不然,海洋学也是一门非常庞杂的学科。

现代海洋科学的研究体系,大体可以分为基础性学科研究和应用性技术研究两部分。基础性学科是直接以海洋的自然现象和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规律。应用性技术学科则是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引自百度百科]

海洋学有四个基础分支学科: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和海洋生物学。

而涉及到海洋生物化石的,则是交叉分支科目中的古海洋学。

敖箐上辈子读书主修的是海洋生态学,兼修古海洋学,所以她对海洋生物化石的了解还真的在他们单位数得上号。

可她会的其他人不知道啊,只觉得这孩子脑子灵活,记性好,书看了就背下来了,别人还在按图索骥,她已经能独立上手辨别真假。

詹老师的这位族叔,就是找她辨认化石真假来了。

在敖箐那个时代,买卖化石是不能随意进行的,倒卖珍稀化石更是违反了法律。

她看了詹老师一眼,眉头微蹙。

“老先生不介意的话,我能问一下这个化石是什么种类的吗?”

那位詹老先生也不含糊,直接从随身的包里取出几张放大过塑的照片递给敖箐。

敖箐接过来看了眼,微微一怔。

“老先生,这个不是我们这边发现的化石吧?”

“果然瞒不过你眼睛。这个是一个掮客寄给我的,说是出自内地的一个化石群。”

敖箐仔细辨别了下,这照片还是不太清晰,但基本类别她一眼就能看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