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投资项目眼光各有不同(2 / 3)
还是要试试,没拒绝的理由。揭暄一步一步走过来,掏出空白协议拿给林青晨。林青晨看他有点失魂落魄的样子,示意揭暄坐下来详谈。果然要详谈,揭暄真绝望,怎么可能糊里糊涂就签字给两百万呢,又不是两百块。
“揭总,两百万够吗?我看你的项目没有五百万,恐怕没有留点余地。”揭暄辩道,我们软件研发成功,之后只需做些调整就行。只要客户认可,很快会有收入。公司一定能够运转下去的。
林青晨不是只求公司运转,而是公司要尽快占领市场。没有钱,开拓市场,肯定捉襟见肘。揭暄状态全无。林青晨直接说,“我投五百万。你给我多少股份?”揭暄一下子回魂,“真的吗?你想要多少股份?可以谈。”揭暄吞吞吐吐讲出,原本计划筹集五百万资金,在寻找投资者过程中多次碰壁,才不得不减少融资额。“我出四百五十万占股百分四十五,梁小姐出一百万占股百分之十。总共给你五百五十万。我们任命财务,不具体介入经营。”揭暄同意。
梁雅茹不满,“你干嘛替我做决定?”“我本来想全部自己一个人投的。后来想到有个第三方,可能揭总比较好接受。临时想出来的。你要不想投,没关系。新筠姐要投吗?”
“我没说不想投。这个项目能赚钱吗?”“这个软件加上ATM机器,以后存钱取钱相当方便,哪家银行都会采用。不过金行融通不是独家,有不少竞争对手。但金行融通的技术确实领先,稳定性也好,相信资金到位,可以很快抢占市场。”梁雅茹对一百万投资项目呲之以鼻,可有可无,反正扔了也不心疼。
沈文玉说,“你怎么没想让我们一起投资。”“咱们几个干脆成立一家投资公司,专门投资初创企业。就从这个项目开始。怎么样?”沈文玉没问题,夏美楠替候玄邡决定入伙。林青晨、叶然、沈文玉、候玄邡、夏美楠、叶世佺、夏淑吉总共七个人,各出一百万,成立一家信义投资公司,有项目后再追加。
周明中嘟囔,装十三加二五零,还有主动加钱投资项目。不少人目瞪口呆,哪有这样投资的。刚才一群人不舍得投资两百万,哪曾想一会儿功夫有人投资五百五十万。一些人想当然把林青晨看成傻子。可有些人则思量自己是不是错过一次投资机会,怀疑林青晨看出金行融通的隐藏投资价值?
此时,戚建善莫名其妙有点心慌。叶然对天海通没有一点动静,不对劲。难道他们不看好天海通的项目?为何他们会相中金行融通,只是一个软件,还不知道银行会不会买账。“然然,这个项目真这么好,值得追加资金投入?”叶然刚刚和林青晨一起分析金行融通,张口就来,“银行竞争逐渐激烈。利息是统一,服务各有千秋。唯有科技金融,才是竞争法宝。各家银行一定会不为余力投入科技金融以获得竞争优势。这个项目会极大方便银行客户。咱们到柜台存取款,排队等候时间越来越长,很不方便。有个金行融通后,银行可以实现二十四小时存取款。项目好处太多了,赚钱应该不成问题。”
“那天海通项目呢?”戚建善其实知道不好,但不问,自己确实没发现哪里不好。“我看不懂、找不到天海通项目短期内赚钱的办法。可能只是个人爱好,我比较喜欢直来直去,喜欢金行融通这种卖出去就能回款的项目。”叶然不会讨人厌,把天海通说成不好的项目。只能讲自己看不懂。
戚建善脸色暗淡。林青晨插话,“投资不只有分红一条途径。只要这个项目一直保持魅力,过段时间说不定有人愿意加价购买股份。另外概念足够吸引人,可以到香港上市。总之有各种投资退出的方式。总而言之一句话,投资就是为了赚钱后退出。可以多多考虑各种退出方式。一个项目受到追捧,一定有过人的地方。”这些话只对戚建善一个人说。戚建善之前真没想这么多,一幅受教的神情。
田生兰经营不间断电源工厂得心应手,给候家带来不少分红。对头黄永发不甘心失败,复制一家不间断电源工厂。两家工厂的技术如出一辙,黄永发离开时带走副总工程师,还带走一部分销售人员。
田家、黄家知根知底,争抢客户可以用血拼形容。田生兰压力倍增,销售额倒没有大幅减少,那是客户投入增加的缘故,田家所占市场份额没有增加,被黄家分薄不少。好在田生兰销售副总经理出身,对各地情况了如指掌。但处于四处扑火的状况。田生兰很不满意。
不间断电源市场不是只有田家、黄家在竞争,其他城市也有几家在生产不间断电源。但主要竞争对手来自国外,欧洲、美国都有生产不间断电源的厂家,而且国内代理商众多。田生兰可以对付黄永发,甚至有心里优势。可面对国外竞争者没了底气。国外竞争对手技术先进,各种新功能层出不穷,工厂研发一时无法跟上。同样的产品,国外厂家定价是国内厂家定价的两倍或三倍。问题在于大部分人认可,认为国外比国内贵是正常的。国外产品贵得理所当然。
候玄邡拿了不间断电源资料给林青晨。请他帮忙想办法。这次田生兰到京城拜访客户,顺道亲自向林青晨请教。林青晨能有什么办法?
林青晨反复询问田生兰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与国外竞争对手有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