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庐阳镇游记1(1 / 1)
邹维琏知道,别说给自己论功行赏,也别说功过相抵了。
自己真回了大明,一定就是一个“死”字。
不过,这并不是他不回大明,留在庐阳镇暂住的原因。
而是他真的想弄明白,李邦华所说的那些到底是真是假,看看庐阳镇这群贼寇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李邦华把相关的事情都告诉高承后,高承并没有反对邹维琏出行,只是安排了两个刑事科的差人,每天都跟在邹维琏身边。
象征性的看守,还是要有的。
邹维琏被抓住时是十月,送进这座庐阳镇监狱时是十月中旬,再出来时,十一月却都已经过去一半了。
江西也迎来了过往百年甚至二百年最冷的一个冬天,再过两年,甚至就连海南都要下雪。
小冰河时期的气候不得不防,如果明年要大肆扩张领土,那么今年就少不了要先把玉米和土豆,以及新兑换的红薯全部推广出去。
不然,明年神庙竣工之前,即便是江西也会有大量的人挨饿的!
因此,高承在庐阳镇并没有停留多久,便带着人往袁州府而去,同时也安排人去收南安府,赣州府大半,以及抚州府、临江府和建昌府。
根据他的估计,年前估计就能把这些地盘全部铺陈,趁着过年期间分了田产,分了大户,把士绅迁居他处,年初便可以种下新作物了。
邹维琏得知了高承的动向后,便有些沉默了。
在他看来,打赢了自己所率领的福建官兵,高承必定会骄傲自满,甚至有可能终日作乐,不知进取!
可是现在一听总兵府的安排,他才知道这伙贼寇多么具有生命力!
此间斗志,比起朝堂上实在是强太多了!
接到邹维琏后,李邦华先是带他去洗了个澡,买了身棉布新衣,又去总兵府左近几百米的面馆吃了碗热腾腾的油泼辣子面。
面很香,略微发黄的宽韧面条上点缀两片菜叶子,又放了些调料,以及一些辣椒面,一勺热油浇上去,火辣的气息扑面而来!
两人都是江西人,自然对辣很是耐受,拿起筷子三下五除二便将一碗面条甩进腹中,鼻头泌出些许潮汗。
“这面食吃起来是北方的手艺,怎么会在这里开店?”
吃完美食,邹维琏也放松了些,更加接受自己已经身处敌后的情形。
同时,也对这贼寇治下更加迷惑。
店中什么人都有,官吏百姓,进城卖红薯卖水果的农户,甚至有浙江,南直的商人!
确实是一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之境界!
“总兵在建昌府的时候降服一个叫做李英召的将领,原来是陕西边军的人。”
李邦华吃完以后,连呼几口气,又叫小二端来一碗面汤,浅饮两口,这才舒坦。
“他手底下有不少北人,总兵知道这些边军大多厌倦战争,便从户事科拆借给他们银钱在庐阳镇谋生,其中一人便开了这面馆,怎么样,味道不错吧?”
邹维琏轻轻颔首,“我在京城吃过,除了面没有北人的面筋道,别无二致。”
“你还挺挑剔,不过我可告诉你,带你参观归参观,饭钱算我请你的,衣裳钱回头得还我。”
李邦华痛心疾首道:“你这棉布新衣放在大明别处至少一两二钱,也就庐阳镇这里物产丰富,才能八百文,连本带利,回头还我一两。”
“物价竟然比南昌府便宜?”
邹维琏有些吃惊,以往闹兵灾,贼寇治下恨不得买一碗水都要个几十上百两,这里的物价竟然倒比南昌府便宜!
“那是自然。”
李邦华再端起面汤吸溜一口,缓缓道:“总兵他虽然身起微末,听两个高科长说小时候还木讷不言,但想来也是内秀的。
“他自规定,来十二镇经商,过关缴税,货物税率低,银钱税率高,往来商人自然会将大量的货物带动流通起来,这样一来,十二镇哪里不物产丰富?
“既然物产丰富,这些东西,又怎么会能囤积居奇呢?”
“这也不对啊,当今天下凋敝,庐阳镇百姓哪来的钱买东西?”
“这就是你有所不知了。”
李邦华略带些不屑,全然忘了自己之前让高承解释时的样子。
“你说总兵多发徭役,总有百姓在工地,这不假!
“可是总兵既不是让百姓自费服徭役,也不是以工代赈,而是直接以工作养活百姓,将户事科的钱粮再发还百姓,藏富于民。
“百姓有钱,国家自然富强,大明只知道盘剥自家百姓,怎么来得富?怎么来得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