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育种(1 / 2)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自从梁家家里有了这架风扇,来往的人家都多了,就是想要蹭着风扇吹一吹,也不乏是想看看稀奇东西。总之家里也是热闹的很。梁瑄当初和元郊定的时候就要了三架,一房一架。因为一直有人来蹭,所以梁珲他们那架平日就放在堂屋里面,晚上再搬回房。但其实说实话,三架却是有些多了。因为这个风扇要有人摇,不然就不会转了。所以一般也就白日里用得多。晚上基本用不到。
到了七月,也该要开始给水稻育种了。
双塘村这里的位置,属于是一年两熟的地方,等到了七八月就要开始双抢,一边把熟了的早稻割下来,一边平整田地,把晚稻的秧苗种下去。自然就应该从现在就开始育种了。
育种也是一门颇费时间的活。
一大早的梁父梁母就起来了,从粮仓里面搬了三四袋稻种出来,然后从水井里面提了水,把种子泡着。元妙妙和刘慧娘跟在一边打下手。
这一步就是挑选好种,一般来说是把水稻种子泡到盐水里面,能够沉下去的才算是良种。
盐水的浓度可以通过放生鸡蛋估量,当鸡蛋在水里只露出硬币差不都大小的壳的时候的浓度就差不多是最好的。这样选出来的种子还要再用水多洗两遍,再去晾晒。
然而这个年头盐贵,就只用了纯水,能把空壳剔出去。
梁家有十亩水田,一亩水田大概需要6斤种子,这个6斤是现代的计量,古代的一斤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六百克,也就是说换算到古代一亩田大概需要5斤种子。十亩田就是五十斤。也就差不多两麻袋就行了,这还是因为要选种,不然一麻袋也是够的。多余的种子梁父又和梁珲一起抬进了粮仓。
种子选好后太阳也变大了,气温开始上升。一家人就忙着晒种了。种子一般可以晒七八个小时,这样能够让种子透气,增强活力,还能杀菌。当然晒种子不能直接在水泥地上面晒。不过古代也没有水泥地,这个倒是不用担心,只是直接晒在土上也不好收,还是要在地上铺一层东西最好。梁父梁母又找了许多麻布出来铺在地上,然后把种子倒上去开始晒。期间要时不时翻动一下,保证种子晒得透,均匀。
晒好种子了就要把种子放在阴凉的地方保存。因为要晒七八个小时,等种子收起来都是晚上了。这一天就这么过去,除了选种子有些耗力,其他都很轻松。
下一步就是浸种,浸种的水温也有讲究,30度时大概得浸35小时,也就是至少得浸三天到四天,因为浸种采取的是“日浸夜露”的方式,也就是白天浸种,晚上铺开来晾晒。当然,古代是没有温度计的。一般条件下即使是夏天自然水温也不可能达到30度,大概差不多是20几度的样子,如果是用井水的话温度就更低,只有十几度的样子。这样浸种的时间就要大大加长了。20度差不多得浸60个小时以上,10度左右就得浸80小时以上。水温越低,浸种的时间相对就要越长。
梁家虽然自己家就有水井,然而为了减少浸种的时间,选择去河里挑水。还好种子不多,两个人挑一趟水也就差不多了。种子浸好后就不用太操心,只除了每天需要挑水又摊晾比较费力。就这样,浸种这一步就花了大概6天的时间。
种子浸好之后就要催芽了。几人把种子捞出来沥干,先放在一边。种子催芽最好是在晚上,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一家人就只好点着灯摸黑干,不是很方便。梁父和梁母去柴房里面把去年存下来的稻草拿出来铺在地上,再把湿麻布铺在稻草上,然后再把种子铺上去,最后再盖一层麻袋。几人层层叠叠铺了几层,又在麻袋上加了稻草盖住。晚上气温低,又不是温室,就只好多盖些,把稻种也铺的厚一些。然而今晚上不能睡好了,要时不时翻开看一看稻种,不能让温度太高了,不然会破坏活性,就发不出芽了。
堆在一起的种子自身会散发出热量出来,也就是所谓的植物的呼吸作用,让种子保持大概35度左右的温度最好,高于四十度就回破坏种子的活性。如果外界温度过低还要给种子保温。等到种子露出白芽就可以播种了。时间大概是一两天。白日里温度高,就不用再往上面铺这么多稻草,但是仍然要注意湿度,不能太干燥了。因而白天里隔一两个时辰就要去洒水。
催芽的地方就选在柴房,这里没有窗户,晚上温度比其他地方要高一些,白日里也可以保持黑暗环境,土墙还可以吸热,还是位于北面,太阳只有早上才能晒到门上,到了中午下午最热的时候就有旁边的房子挡着,形成一片阴地。
等过了一两天,果真种子上面都长出了一两厘米长的白芽。这时候就可以播种了。然而元妙妙知道,长出芽之后最好是再把种子在常温下面晾3—6个小时把芽练一练,这样能长的更好。她也就直接告诉梁父梁母了。
梁父梁母虽然有些疑惑,但是听说是元妙妙从别人那里学过来的,也就没什么意见,反正只是晾两三个时辰罢了。正好现在是半夜,就是她不说,他们也是要等到明天才去播种的。
到了练芽这一步也做完,育种就完成了。这时候就要把种子撒进秧田里面,等种子长出秧苗来。
早在之前催芽的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