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公主爱我?(1 / 2)
进宫需要手令,还要登册。
元博有缉查之权,凭令牌倒是可以自由入宫,但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去,比如后宫。
他进宫容易,想要见到公主却很难,而且还是在公主刚刚受过惊吓这个节骨眼上。
大理寺丞,官阶七品。元博这个官位还是太小了,凭他自己几乎不可能见到公主。
所以就必须先去求一下那位寺卿。
寺卿万宗德已经离开了衙门,元博便在崔三的带领下来到了万宗德的私宅。
经过通传后,顺利入内。
见面一鞠躬,元博道:“下官元博,参见寺卿大人。”
万家大厅中,主位之上。
万宗德闻言,却冷哼道:“寺卿大人?怎么?现在当了官,就不用叫先生了?”
元博一愣。
在古代,先生也有老师的意味。
听万宗德如此说,难道我还是他的学生?
于是,元博便假意陪笑道:“先生言重了,此番不是在查案吗?您常说要公私分明,当值时间,叫寺卿大人也没错啊。”
万宗德一哼:“直接说你的来意。”
元博便道:“公主一案,学生觉得尚存疑点。先生要我拿到魏国公的认罪书,自然不能屈打成招。有疑点就必须重新彻查,所以学生想请先生帮忙,让我见见公主,再次了解案件的细节。”
万宗德却冷声道:“哼!别以为我不懂你那点小心思,你当真只是为了查案?为师早就说过,你与公主,一个是天生的凤凰,一个是地上的雏鸡,这辈子难有结果。你为何非得去招惹?你心悦公主,但公主非你所能及,还不醒悟吗?”
听此,元博心中震惊不已。
万宗德这话的意思,是说我心悦于公主?
他以为元博要见公主,并不是为了查案,而只是想单纯地见见心仪之人?
但为何元博脑中全无印象?看来这个记忆缺失,令他丢失了很多关键性信息。
见到元博愣神的样子,万宗德还以为是自己猜对了,又说道:“当年为师还在国子监任职的时候,就不该派你去给公主做伴读。以至于,你心生妄想。早点断了这个念头,回去吧!”
元博皱着眉头,当然不会就此离去,说道:“这...先生明鉴,其实学生对公主并无非分之想。即便以前有,现在也已经放下了。学生以为魏国公是被陷害的,当中可能牵涉到了朝廷的党派之争。此番相见公主,只为查案,并无二心。”
“此案是由我们大理寺主导办理,若以后爆出了冤假的事实,恐怕会牵连整个衙门,不得不小心对待。而,没有哪一种犯罪是天衣无缝的,公主身上必有线索。还请先生一定让我见到公主。”
他说得头头在理,极力地规劝万宗德。
万宗德混迹朝堂多年,倒也不会看不出此案的猫腻,便道:“你当真是为此?”
元博诚挚地点头。
“好!你说的话也不无道理。魏国公乃是皇后的兄长,朝廷的柱石。本官绝不轻易相信,他会是绑架公主的主谋。那,便随你去见见公主。说起来,我也好久没见她了。”
“先生睿智。”
见到万宗德松口,元博大赞道。
皇宫中。
要见公主,必须得先见皇帝。
有了万宗德这个三品大员的面子,见到皇帝并不难。
起初,皇帝并不同意两人去见公主。
毕竟公主几日前刚刚受到惊吓,被救了回来后,情绪仍有不稳,目前是不宜接见的。
但万宗德摆出了曾是公主老师的身份,声称可以帮着规劝几句,皇帝这才勉强允许相见。
德阳宫,便是公主的住处。
拿着皇帝的手谕,顺利进入德阳宫。
为了避嫌,两人与公主隔着一扇屏风相见,由一名侍女传话。
万宗德看了元博一眼,示意他可以发问。
元博说道:“请问公主,事发之时,她在做什么?为何身边无任何宫女和守卫?”
据案卷记载,公主失踪时,无人在侧。
宫女去跟公主询问后,答道:“公主说,她是收到了一封信,而后屏退左右,独自去了花园,之后就被人击晕。再之后便在魏国公府醒来,直到被救出。”
元博皱了皱眉,暗道:公主有收到过信件,为何在案卷里没有提到过?
“那封书信可还在?”
“公主说,信已不在,可能被那贼人拿走了。”
“公主在魏国公府醒来后,那贼人、或者说可有魏国公府的人去见过公主?并提出什么要求?”
“没有。”
“可曾遭遇过虐待?”
“也没有。公主被绑住手脚,蒙住双眼,只感觉到有人在身边看着,但不知何人。”
问到这里,元博稍作深思。
以公主目前提供到的信息来看,几乎已经可以再次肯定魏国公是被陷害。
但何人给公主写信,引她去花园?
皇宫守卫森严,绝非寻常匪徒可以出入。故此,写信之人必是宫中之人,或者可以自由出入皇宫。
还有,凶手绑架公主之后,是如何把她转移到魏国公府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