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春节前,筱冢游(2 / 3)

加入书签

股“明悟”,想起了从前。

那些让筱冢头疼的敌人,晋察冀的三阳开泰。

晋东的丁伟,“狂风”、“猛虎”,还有那个野炮支队的“蝗军败类”,那支号称“钢铁洪流”的装甲军,被称为晋东五大主力。最恐怖的莫过于这五人背后的那只“鸠虎”。

正如苇名所说。

“关外之险,在于形,在于三面受敌的尴尬位置。西线不决出胜负,关外无险。”

“晋地之险,在于人,小小一个晋地,将星荟萃,英雄辈出,天时在敌不在我,地利、人和亦然。”

对于筱冢而言,一周前的那一个月,真是难熬,明明作为救火队长出任第一军司令,军衔却卡死在中将。高层只是说了一句“功不足”就草草了事。

南面更是山雨欲来,部队调动比中央军还庞大。上次一战,双方都报了各种的战绩,都有点成分。晋东纵队报出来是9783:49650(鬼)。鬼子爆出来是29700(鬼):35210。双方相差甚大,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

仔细分析起来,双方各有各的理,晋东纵队算的49650是伪军(两万多)加鬼子,鬼子算的账更离谱,把整个晋冀鲁豫的战况都算进去了,自己这边伪军也没算人。

表面上还是拿住了面子,实际上筱冢知道,麾下的部队,战斗意志已经动摇了,这些人,不怕血战,也可能不怕死,但是一定害怕了南面的八路,人越打越多,仗越打越狠。

即使是“钢军”再临,也没有改便这个情况。

出于种种原因,一个月内又打了2场。

时间回到过去。

第一场,亦可以算作第2场的前传,发生的倒是有些意外,和现在的情况有点像,那个被称为“三晋の鸠虎”的袁飞,认为应该见好就收,等部队发展成一槌定音的力量再北上。

从筱冢义男的角度来看,袁飞的策略很让人头疼,真让八路在太原榆赐好好发展起来,容错率太高,除非关东军入关,不然很难翻盘。

但是不少人都认为这是错失良机,许多部队擅自追击,尤其以不直辖晋东的部队为主,越过晋东纵队“防区”大肆北上。与从刚从关外入关支援的“京都师团”第师团为首的部队交战。

很快就在忻口南郊击败了了擅自“北上”的队伍,打出一场大捷战,一时间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无风头无两,连带筱冢义男脸上沾光。

中岛今朝无一时找不准自己的定位,认为晋地惨败,无外乎将弱,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中岛不可能命令级别比自己高的筱冢义男,遂“追击”至阳曲(太原城北,很近)附近。

筱冢当然看得出来中岛的心思,马上下令17、110师团侧应。

可就在这阳曲附近,本身应该是晋东纵队迎敌,可这次换成了太岳区主力程瞎子、李二麻子等部,兵力也超过两万。

起初鬼子攻势顺利,但八路这边也是抵抗非常激烈,虽然一直在丢阵地,但也稳住了核心区域。

随着晋东第9“狂风”支队、第10“猛虎”支队回援,几乎摧毁了鬼子的后勤线,战况发生了变化。

110师团被两个支队牵制,16师团(京都师团)后勤补给线完全断裂。

17师团受命进行战略迂回,想从山区绕道抄后路,直接钻进大山了,结果一半左右的部队在复杂山区迷路,继续书写长跑师团的神话。

战场就变成了太岳4个团(也可以说两旅两团),2万多人和数量对等的鬼子对决。

“一场战役,一门炮的备弹少于80发,我们就感觉实在是困难,打不了。可太岳每门炮备弹只有五发。”黑藤长征在回忆录中写道。

打了四天四夜,发展到最后,鬼子补给打干了,旅长也把家底打干了,连袁飞留着太原准备组三个新团的家底都干了,出现了千古难见的一幕。

1月23日,鬼子16师团21联队野比大队朝着772团阵地前进。

772团阵地上空,一颗红色的信号弹曳然升起,这不是什么开枪、开炮的命令。是冲锋的命令。

“同志们,冲啊!”

程瞎子大喝一声,带着那把砍下片川小五郎项上人头的大刀,毅然决然冲锋在前。身后战士如洪流一般从战壕中跳出,或使用枪刺,或大刀,也有直接拿着菜刀板凳上的。

从阵型上看,是“雁形阵”,呈一个“v”形,在古代无论水战、陆战亦或是骑兵、步兵都可以单独使用,非常考验指挥官的协调能力,但优势也是明显的。有两个攻击面,适合发挥程瞎子团现在人均弹药1.4发的优势。

看到信号弹升起,鬼子也很默契的知道,这是要“拼刺刀了!”

先是程瞎子正面的21联队开始冲锋,马上22、23、24三个联队也相继投入战斗。

在这个叫青龙镇的战场,不过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了二战中极大规模的“白刃战”

双方激战三个小时,鬼子丢下一千多具尸体撤走。

这一事件,在当时被叫做“血战青龙镇”,三个小时,击溃两万日军,鬼子败走,一时间程瞎子风头无两。

他现在这个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