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庆云接亲(1 / 2)
里正很快便将这个消息通知了全村。
石塘村上下无不感激老张家的大恩大德。
“老张家真是大善人啊,还拿出粮食来救济咱们大家,日后要是谁跟老张家的过不去,就是跟我们家过不去!”
“没错,也是跟我们家过不去。”
里正将户籍册子拿了出来,哪户有多少口人他清清楚楚,所以也别想一次性买太多粮食,按照人口数量来,买好之后在自己名字上按个手印便是。
这样做也是怕有些人买多了粮食导致后边排队人家买不到。
老张家门口放了十个麻袋,每个麻袋中装了两百斤粮食,要买小麦的到张思柏那边排队,要买高粱的到里正那边排队。
村子里头还是选择买高粱的人数多了些,当然也有七八户人家选了多买些小麦。
王娟也过来买粮,她身上的铜钱还是前日里富贵给她的。
她一扭一扭着屁股走到了张思柏这边,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站在一旁舀小麦的张思泽。
“咳咳,你要买多少斤?”张思柏适时出了声。
“我要二十斤。”说完她便拿了一百六十文钱递给张思柏。
拿了条子之后,她来到张思泽这边等着给她称麦子。
谁知这张思泽看到她像是见了瘟神一般,连忙给躲开了,弄得她连一句话都没说上,原本想着装柔弱让他帮着送回家去,这下倒好了,连句话都没说上。
这是怎么一回事,怎么感觉这个老二在躲着她,不行,这大冬天的,靠这点麦子咋过,老张家肯定还有很多粮,自己一定要找个机会赖上他家。
村子里其他村民都纷纷感谢他家,愿意在这个时候拿粮出来救济大家,还放言道以后谁敢跟老张家过不去,就是跟他家过不去。
...
转眼间就到了十二月初九,北风呼呼地刮着,枯叶卷落,寒冷刺骨。
以南这些天也不爱出门晃悠了,待在暖暖的炕上格外惬意。
慧蓉一边在家看着以南一边绣手帕,陈素兰和桂花二人打算趁着今日风小点,又有大太阳去趟县城,把成亲酒席上要用到的菜买回来。
石塘村好久没有喜事了,这一次她打算请全村人都来吃酒席,估摸着二百来口人。
买了一百来斤猪肉,五条大草鱼,十只鸭子还有其他各色材料,花了十多两银子。
驴车装的满满当当回到村子里,不少妇人上前来说着祝福的话,还纷纷表示那天自己要来帮忙打下手。
整个村子仿佛都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
不少汉子自顾自地帮着老张家打起土灶,准备着成亲当日要用到的东西。
妇人们一边忙着剪喜字贴窗花,一边忙着用红灯笼和红色纱幔装饰着庭院门房,到处被红色填满,让人喜不自胜。
“娘,我也要嫁人,嫁人好漂亮。”一个约莫三四岁的小女孩扯着她娘的衣袖说道。
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十二月十三这日终于到了。
冬日里天亮的晚,石塘村家家户户亮起了煤油灯,妇人们纷纷赶往了老张家,她们要帮着备菜打下手,准备一切事宜。
王大婶带着几个妇人忙着将买来的鸡鸭拔毛剁块,枣花带着几个妇人忙着杀鱼,刮鱼鳞,收拾兔子。
还有一些妇人自顾自地收拾着蔬菜一类。
汉子们将桌子摆放整齐,还忙着剁猪大骨。
大骨头是最早下锅的,要在锅上用小火慢慢炖上五六个时辰才算入味。
“咱们村庆云呐,是真的幸运,遇上个这么真心对他姨娘,他娘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
“是啊,庆云从小就是个苦命的孩子,如今算得上苦尽甘来了。”
“别说他了,就是咱们村谁没受过老张家的恩惠呢,要不是这次老张家拿粮出来,我家这冬天还不知挺不挺得过去。”
“要我说啊,谁要是嫁到老张家都是享福的命,你看看人家慧蓉,张家老二都不让她干粗活的,这日子多舒服。”
“张家男人多,下地干活哪里轮得到她呀。”
妇人们都在东家扯西家说的聊着天,唯独坐在一旁角落摘着菜的王娟脸上划过一丝嫉妒之色。
她长得可比那个慧蓉好看多了,怎么这张家老二硬是不看她一眼,今天是个好机会。
太阳在东边悄悄爬了出来,照亮这片大地。
庆云穿上大红色的喜服,头上还带着红色帽子,脸蛋被这大红色衬得格外有精神。
村里头的妇人也直夸庆云长得俊。
张思柏也穿上了新衣裳,他是这几个兄弟中唯一一个未成亲的,理应由他陪着去接亲。
陈素兰请了县城里头敲锣打鼓的队伍。
锣鼓震天响,鞭炮阵阵放,接亲队伍就这样正式出发了。
村里头不少孩子跟在接亲队伍后头去看热闹了,大人们也难得没说,任由他们闹上这么一回儿。
闹亲闹亲,就是要人越多越热闹,越热闹以后日子越好过。
相比接亲队伍的热闹,女方家就冷清多了,除了门口挂着的两个红灯笼,窗户上贴着两个歪歪曲曲的喜字之后再无半分喜庆之象。
好在石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