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敢于出头(1 / 2)

加入书签

村民们被差役们凶狠的模样给吓的连连往后退,他们都是指靠着老天爷过活,识不得几个大字,也没见过什么世面。

差役头头甚至是他们见过最大的官。

即使他们对差役头头的话很有意见,但是没有一个敢站出来反驳的。

差役头头这种事情惯会了,想当初石塘村人口多的时候他们也不敢太放肆,可如今留在这的不是胆小如鼠的男人就是老弱妇孺,谁敢站出来。

他朝着身后使了个眼色,两个体型比较高大的差役走了出来,然后走到装满粮食的袋子旁,从里面挨个拿出了蜀黍,嘴里更是直接说道。

“垃圾,翻番。”

一个差役走到了老张家前面,老张家户籍上一共十五人,石庆云分家出来了,柳语琴休书的事情还没上报给里正,所以也算在里头。

按照一人五十斤,老张家一共要上缴七百五十斤粮食,十五袋粮食整整齐齐摆放在他们面前。

差役头也没抬,甚至连粮食都懒得看直接说道:“翻番。”

张思泽忍不住直接站了出来,因着他本身就是练过武,长得又高大,站到差役面前差点将他吓一跳。

“你...你想干嘛,还敢造反不成?”说着他一只手就放在刀柄处,仿佛随时要拿出来一样。

两人剑拔弩张,气氛很是紧张。

“大人大人,这是我们石塘村今年刚落户的一家人,这个是他家老二张思泽。”

差役头头此刻不紧不慢地走了过来,他上上下下打量了张思泽,看着有点拳脚功夫在身上。

可那又怎么样,他们可是官差,敢跟官差作对,就是不把郡守放在眼里。

他手上拿着的是一本户籍册子,手指放在口中沾了下口水,黏着书角翻了起来。

“姓张,逃荒过来的,一家十五口人,看在你们今年刚刚落户,粮食就不翻番了,凑个整儿,一千斤。”

众多村民听到这句话纷纷倒吸一口凉气,一千斤啊,可不是小数目,人口多力量大是好事,可纳的粮税也多啊。

张思泽刚想说句什么,站在一旁的老四张思柏开口了。

“这位差役大人,草民大胆问一句,这蜀黍怎么判定差劲的。”

差役头头斜眼看了看有些瘦弱的张思柏,只觉得他是个啥也不懂的病秧子便开口说道:“蜀黍怎么判定差劲我说了你懂吗?这都是燕王定下的,你家的蜀黍倒是不错,可距离标准还是差远了。”

“据我所知光明郡如今定下收蜀黍的标准是以万粒蜀黍重半斤便算达标,但因着称重标准太过繁琐,现在都是以蜀黍的大小评判,请问大人您是以哪种方式判定我们的蜀黍差劲的?”

张思柏自幼熟知各类书文典籍,农耕桑蚕要点更是熟记于心。

前些天,他便从里正家借了一些书籍来看,上面正好有记载光明郡粮收的要点。

差役头头一听这话慌了,他哪里知道怎么评判的,一向以来,都是随心所欲判定,反正这群乡下人也不懂这些。

“我说差劲就是差劲,还需要判定什么,我收粮税这么多年,粮食好不好我一眼就能看出来,犯不着用上什么法子。”

差役这明显就是慌了。

张思柏继续说道:“差役大人说的是,您收粮食这么多年自然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但是这粮食判定既然有文字在那,咱们也该按照文字来才是。”

他的话让差役头头一下哽住了,张思衡顺势接过了话头。

“我们石塘村今年是个丰收年,可前两年也是闹了蝗灾,这些大人您也是知晓的,这蝗灾过后啊,土地肯定受到影响,所以今年产出的蜀黍是差了点。”

差役头头听到这句话脸色明显好多了。

张思衡继续说道:“村里头今年好不容易丰收,终于不用吃发霉的谷子了,大家伙过个好年也不容易,还要请您多帮帮忙,我这四弟啊,从小就喜欢看书,本来还想着考个秀才,这不是战乱逃荒过来不了了之。”

张思衡这番话既给了差役头头面子,又告诉他张思柏是个读书人,见识广。

而且读书人很轴,万一告到郡守那里,脸上不好看的可不知道是谁了。

差役头头也是个有点头脑的人,不然也不至于没点本事做到头头的位子上,借着张思衡递过来的梯子,他就顺势爬了下来。

“这话倒是没错,我倒是没考虑到前两年闹蝗灾的事,你们早提醒嘛,这样我拿着粮食回去也好交差嘛。”

“是是是,都怪我,没事先提醒您。”里正也连忙出来说话。

张思衡顺势将旁边的小麻袋双手送到差役头头。

“官爷,这些都是我们家老二在后山打的一些野味,都熏制好了,您和其他几个官爷吃惯了城里的好东西,这些拿回去打打牙祭。”

野味可比家养的香多了,常年在野外生活,肉质紧实多汁。

差役头头低头往麻袋里瞧了几眼,果真有好几只兔子在那,脸色也比之前好多了,朝旁边的手下使了个眼色,便将麻袋收下了。

“来人,把粮食都收到车上去,赶紧的,还要去下个村。”

里正连忙招呼着村里人帮忙搬粮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