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我看见那小丫头被活活烧死了(1 / 2)
“不错,我来自扬都。”
何东硕跟马上的十四爷递了个眼色。
杨金换平静下来,何东硕道:“杨兄,此地已荒无人烟,不知杨兄今晚作何打算,还要回军中去吗?”
“不了,我打算到前面小镇歇歇脚,趁机逃了,也像你们一样,云游四方吧。”
“那么,既然有缘,不妨与我们同走一段路,不知是否有幸请杨兄喝一杯。”
杨金换听说有酒,肚子里馋虫被勾出来,跟何东硕他们一道走了。
深夜,酒家。
这酒家在这蛮荒小镇中显得格外清新脱俗,完全没有灰扑扑的样子。店中厨师给他们备了酒菜就没了踪影,只留一个伺候的小丫头。那丫头冲众人笑笑,就坐在店堂后面把玩着两把雪花状的金属片。那金属片看着小巧,却并不精致,雪花的每个切口都是钝的。
何东硕请十四爷和杨金换坐下,问道:“杨兄随军之前是做什么的呢?”
“鄙人从小跟父亲学过一点医术,后来给有钱人家做过伴读的书童,打打下手,总觉得不大爽利,干脆跟着尉迟将军的军队,做个随军的脚医,帮兵士包扎包扎伤口。”
“哦?杨兄既懂医术又念书,怎么不考个功名?”
杨金换摇摇头,叹道:“唉,说来话长。”
何东硕给杨金换斟满酒,自己浮了一大白,杨金换也不客气,仰脖便是一大杯酒下肚。他欲敬那十四爷,却被何东硕拦住,道:“我家小爷不善饮酒,我陪杨兄,萍水相逢,不醉不归。”说着,向那伺候的小丫头点点头,那丫头又上前给杨金换把空杯斟满。
几杯酒下肚,杨金换面下绯红,眼里却蓄满泪水。
“不瞒何兄你说,我杨金换,苦啊!”说着,他还吸了吸鼻子。
“杨兄但说无妨。”
杨金换却突然警惕起来,四下里张望着,还跑到门口往大路两旁看看。
那小丫头知趣地喊道:“几位爷放心吃,放心聊。这一天天打打打的,镇上的人就算没跑光,这个点也不会出来了。放心,我们这里啊,隔墙没有耳。”
杨金换这才放心坐下,酒意重又上头。
何东硕为杨金换夹了一块大肉,杨金换一口吞了。慢悠悠道:“唉......我杨金换不是什么好人,但也不是坏人,不是什么聪明人,但也不是笨人。就因为这样不高不低的,我现在才落得如此田地。”
何东硕点点头,鼓励杨金换继续说下去。
“我原本在扬都,也是小康之家。我父亲是乡村脚医,倒也颇受尊重。我从小勤学,先生都说我聪明,叫我父亲好好供我读书,将来走仕途,这也正是我的梦想。我九岁那年,父亲怕耽误了我,去扬都找了名满京城的郎中,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就是苏医堂的苏郎中。他名声最盛之时,不要说整个大藤的民间郎中,就连宫中的御医,也没有不敬服的。”
那十四爷身子微颤,但马上就平静下来。
何东硕道:“我们经过扬都的时候倒是确有耳闻,只是这苏医堂现在好像不在了吧?”
“对啊,不在了,早就没了。当时,苏郎中托关系,把我安排在扬都最好的私学里上课。那私学就安排在苏郎中未来亲家白家的院子里,上学的几个同学都是白家亲朋里的有钱人子弟,只有我一个乡下人。所以,我虽然学得好,跟他们却没法走得近。”
何东硕点点头。
“但是,白家长子白长林倒与我亲密。我看出来了,此人虽然是商贾之后,但是跟别的同学都不一样。他学习极其勤奋,每日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风雨无阻。有时先生请假了,他也照学不误。经史子集样样精通,常常令先生点头称是。”
“真不简单。”何东硕称赞道。
“嘿嘿,你再听我往下说。”那小丫头又给杨金换斟了一杯酒,这杨金换也不等人劝酒了,端起酒杯自顾自饮起来。接着道:
“这白长林果然不简单,我还没到私学的时候,就听说他九岁考中秀才。我到私学一年,白长林十二岁,就中了举人,谁不说他是神童。我把他奉为天神,崇拜得五体投地。反观鄙人,虽然学得认真,却连个屁都考不中。”
“不过,这天下就是这样,举凡是神童,大多后劲不足。白长林之后再也没有考中过。那几年我跟在他后面混,毕竟人家又聪明又有钱。白长林目标远大,与凡夫俗子不同。有一件事我印象深刻,一次,扬都举办一场私学跟官学的比赛,全扬都十八岁以下男子皆可参加。老师出了一题,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白长林作的文章最好,可是,毕竟人家是官学,前三名都是人家官学的。”
何东硕点点头,表示理解。
“可是,我们私学哪里肯罢休,大家私底下都骂,有的骂官学老师狗仗人势,有的骂自家老师迂腐软弱,不懂争取。当晚,大家妒意难平,竟然决定趁夜去烧了官学。大家都去,我也不能平静,就跟着一起去了。”
“白长林也去了吗?”何东硕问。
“他自然没去,此人城府极深,不会参与这种小儿把戏。不仅如此,临走时我亲眼看见他默默坐在教室,像一座石雕一样静静读书。”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