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生生不息(1 / 2)
崇祯十二年,先是清兵入关,接着张献忠复反,罗汝才也反,农民军声势更震,然后李自成,王卫国又从商丘杀出来凑热闹, 内有农民军席卷,外有满清肆虐,大明又是一片糜烂。
而丁毅先得济南,再得蓟镇和天津,又占临清和灵山卫,趁大明衰败之际, 到处抢地盘抢人口,扩大自己的势力。
大明江河日下,丁毅越发强盛。
至于另一个对手满清也没闲着,十月时,清兵又来打大明,并因此发生一件事,进而影响到明军各镇总兵。
原来在多尔衮上次入关时,大概在三月十八日,皇太极亲率八旗兵马去打松山,用来牵制明军,为多尔衮出关帮忙。
当时驻守松山的是锦州副总兵金国凤。
松山是锦州屏障,皇太极先是打算先摧毁屏障,以后可以来攻锦州,当然,同时也能用最拿手的围点打援对付明军, 现在只要野战打败明军,他们就能得到大量的明军降兵,变的更加的强大, 这是皇太极多年和明军交战的经验。
祖大寿听到清兵围松山,立马带兵准备救援,崇祯皇帝也下了诏,让他去支援,所以清兵又是老套路,准备围点打援。
祖大寿刚出发,马上有路清兵过来打祖大寿,祖大寿一看,赶紧回头啊,直接往宁远一躲,再也不出来了。
这样皇太极就很郁闷,感觉现在围点打援这招好像没什么用了,明军都不吃这套。
那就先攻松山吧。
当时松山守军三千人左右,皇太极从十八日攻到二十六日,数次强攻不下,皇太极不甘心,又派汉军从盛京调来二十门火炮,炮弹一万发,火药五百斛环城发炮,城楼上的台堞都被摧毁,城中明军只能背着门板行进。
金国凤命令将士连夜用砖石修补城堡被毁的地方, 严防死守。清兵几次搭云梯登上城堡, 几次又都被打退, 这时有人建议皇太极用丁毅的方式,即多尔衮破济南之术,推炮打城门。
但松山堡前面很难行,红夷大炮又沉又重推之艰难,清兵又用学习丁毅铸的轻炮往前推,被金国凤的火炮摧毁数门。
终有一门推上去,打了数炮也没中,金国凤马上明白,立刻组建人手,以大块砖石和泥袋封堵堡门。
最后清兵的炮虽然打中城门,还是无功。
这下丁毅的法子也不管用了,这时有汉军又献计,挖地道。
皇太极只好在松山城南挖地道,为了激励士气,宣布:“有能穴地以炮药崩溃之者,城破时为首效力,及运送火药之人,无主者赏而授之以官,奴仆则赏以人牛,准离其主;其指示督率官员,照先登大城例升赏。协同穴城兵丁,视其出力多少,以资赏赉。”
但金国凤严密部署、多方拒守,还是没有攻下,最后皇太极无奈,遣使招抚,宣称:“若能察天意,顺时势,速来归命,则不特军民免于死亡,尔等之半功伟绩,何可限量乎?”遭到金国凤的严词拒绝,直到四月中旬,皇太极深感攻守两难,只好罢兵退回盛京,此时打锦州松山,不但没成功,反而死伤惨重,盛京城中的官民得知征明:“军兵大半见败,大将数人亦为致毙,行街之人,多有惶惶不乐之色,城外远处,则坊曲之间,哭声彻天”。
崇祯皇帝闻讯大喜,立擢金国凤署都督佥事,为宁远团练总兵官,后又因功署都督同知,世袭锦衣卫千户。
他还时常对群臣说,大明也不是只有丁毅能打,咱们的金国凤也是良将啊。
金国凤当然是良将,可你也不看看带的什么兵,当时什么环境。
辽东将门云集,相互支撑,向来十分排外。
金国凤是宣府出身,向来得不到辽东军将的支持,这次松山守的这么好,立马显的其他辽东军将们不行了。
他三千人守松山,皇太极破不掉,大凌河祖大寿几万人都没守住,情何以堪。
而金国凤又被提拔为宁远团练总兵官,更是让辽东诸将不服。
于是崇祯十二年十月,豪格、多铎知道金国凤在宁远,再次率清兵攻打宁远。守城将士虽过万人,但营伍纷杂,号令难施。
金国凤在城头安排布置,诸军将皆阳奉阴唯,不听指挥。
金国凤又气又怒,后世明史是清人修订,其中没有记载为什么他会冲动的冲出去,但肯定有人说了剌激他的话。
金国凤身为总兵,却指挥不动当地明军,大怒之下,带着两个儿子,率家丁数十人直接冲出城,在北山冈与清兵鏖战,在上万明军的注视下,与两个儿子全部壮烈阵亡。
明末为数不多的良将之一,又全家战死在沙场。
此时的大明,其实还有一些金国凤这样的忠臣良将,并不都是个个都是吴三桂祖大寿之流,但在这个时代,当忠臣良将的结果就是死,而且是惨死。
而当奸臣反贼的结果,就是活,并且活的滋润。
这里再说几个边缘小人物,三月松山被围时,巡抚方一藻商议遣兵救援,诸将莫敢应,祖大寿跑一半都回来了,唯独副将杨振自愿领兵前往,至吕洪山遇到清军埋伏,全军覆没。
杨振被俘,清军押他去松山说降,他假意答应,走了一里多,杨振面南席地而坐,对随从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