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冀州王(1 / 2)

加入书签

吊桥很快放下,王师入城。

城内的景象一时让高洋有些心惊。

街道两边站满了持刀军士。在旁边围观欢迎王师的百姓都衣着鲜亮。

进城走了这么久,居然连一个乞丐也没有看到。

冀州临近边关,十分苦寒,又时常有突厥入侵,形势怎会如此蒸蒸日上?

他十年前跟随父亲高欢来过冀州,那时还破败不堪,饥民遍地。

没想不过几年,这里竟被他治理的如此繁华。

高洋眉头紧皱,如墨般的眼神里递过一丝危险的信息。

如今这冀州十分繁华,被作为李氏宗族盘旋之地。

可李治来到此地也不过数十年,远不像其他的百年世家一般,完全是自己发展起来的。

但今天一看,冀州已经被李氏控制的犹如铁桶一般。

就算是他的王都邺城,也不过如此。

比之传言,还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铲除世家,看来已迫在眉睫。

否则若大齐日后出了一个平庸的皇帝,君权岂非被这些世家死死掣肘。

外有二国虎视,内有这些世家把持权力。

到那时亡国之祸怕就已不远了。

...

夜幕将近,血红的晚霞,犹如一碗血洒红了半边天。

李氏经营数年,将府邸建造在冀州中心,规模十分巨大。

刺骨的寒风迎着苍凉的暮色而来,冀州已经接近边关。还未入冬,已经让人感觉有些寒冷。

青色的琉璃瓦反射着日头西落而下的光,更显几分冷冽。

门口居然摆着两尊狻猊,这是传说中龙的第五子,象征勇猛,无畏。

虽未越距,但这一幕落在高洋眼中,忌惮之心更深了几分。

“臣已将宴席摆至正厅之内,就等皇上入座了。”

李治低着头走到銮驾旁,神色尽是谦卑。

高洋眼中闪过一丝厌恶。眼神更加坚定,他之前所想的计划必须要实现。

这次北征,世家兵马先压上。

等消耗的差不多了,他的大军再来收尾。

突厥只是一个起点,将来还有西魏及南陈。

大肆征召世家门阀之兵力,几次大战之后,世家实力必会削弱。

那时候就是开刀的机会。

席间众人热火朝天,高洋身为皇帝也十分平易近人。

几杯酒下肚,高洋面上好像已经有几份醉意。

高洋眼神一挑,看似酒后不经意道。

“李卿,你将冀州管理的如此之好,不负先皇对你的一片信任。”

“朕也该赏你些什么,你且说说看你想要什么?”

“卿今夜所提出的,朕无有不应。”

此话一出,众人都有些惊诧。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世家的权力已经如此之大,还要加以封赏,莫非这高洋是个傻子不成。

又或是,故意试探?

闻言,底下的李治眸光幽深了几分,唇角露出一丝冷笑。

这句话一入耳,他就已经嗅出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表面上看皇帝确实是见他将冀州治理的好,想要赏他。

但实际上,却是明摆着想要看他如何回答。

如果他应了皇帝的话,岂不是将他仍不满于现状摆在了明面上。

可这又如何,高洋,和我斗你还太嫩了。

所有人都以为你的父皇高欢当年对我万般信任,像冀州这样的边关重镇,都封给了我。

其实只有李治自己知道,高欢当年也曾怀疑过他,有过好几次试探。

但他都是险而又险的通过了试探,高欢这才放下心来。

将大齐门户重镇封给了他,守卫边城宁定。

思绪拉回夜宴,身旁所有人都看这下方的李治。

宴上众人一时间默不作声,似乎是想看看这位世家门阀的家主如何回答。

李治颤颤巍巍的慌忙出列,面上惶恐的跪下。

“皇上,臣这一生能为我大齐守好国门,不教胡马来犯,已经很知足了。”

说完,重重的在地下磕了一个头。

再次抬头,一张脸上已隐隐有泪水溢出。

略带哭腔,哽咽着说道。

“臣不要封赏,十几年来蒙先皇大恩,无以为报。”

“余生也会率家族众人为我大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看着李治在底下声泪俱下,装出一副为国尽忠的样子。

高长恭漆黑的眸子里不见半点波澜,反而在心底冷笑,这个李治的演技如今看来还真是不错。

奸诈装成忠厚,这要是在戏台上,白脸的角色肯定是他的。

若是常人,还真被他这副样子唬住了。

要不是他知道上一世发生的一切,恐怕今夜还真信了他装出的这副忠厚样子。

高洋眼神闪烁,心里琢磨不定。

他只是稍微的试探了一下,这李治至于有这么大的反应吗?

事出有妖, 必不对劲!

高洋眉心蹙了蹙,眼底戾气一闪而过。

你要比演技是吗?

朕就陪你演这一出君明臣良的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