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长乐公主的家书(1 / 2)
出征的前两日,陆家可是忙成了一团。
秦大娘子拖着病弱的身子,每日早晚坚持起身到佛像前诚心拜一拜,祈祷宁儿此去顺利,早些平安归来。
陆司昀因手上伤势未痊愈,整日待在家里,时不时地还得让姜晏宁帮忙,誊写些文书。
除了日常给他们讲学,其余的功课都交给了陆司遥来负责。
国公爷每日守在刑部,为了趁早追查出真凶,可是下了不少的功夫。时常披星戴月归来之时,家人都已经睡下了。
朱小娘忙活着全家人的餐食,不敢有丝毫大意。
今日下了课,陆喻泊拖着哥哥、舅舅们绕路到阿娘的练武场外,远远看着阿娘像往常一样耍着长枪... ...
“我们还是别去打扰阿娘了。”陆喻洲作为兄弟中的老大,自是要端出架子的。
“我都好几日,没能跟阿娘说上一句话了。”陆喻泊说,从前阿娘还有功夫教教他练本事,可如今出征在即,这几日都没能有机会好好坐下来说说话。
姜清作道,“姜家也是这般,出征前全家都不怎多言,待在家里莫名压抑。”
“姜家也这样?”陆喻泊抬头确认。
姜清仪点点头。
小太子带着承砚从他们身后路过,刚才课堂上就觉得他们奇奇怪怪的,一下课,他们几个就跟商量好了似的一窝蜂地跑了。
忍不住好奇,就跟了过来。
原来他们只是来看姨母练功的啊... ...
“太子殿下。”承砚在身旁提醒,宫里的马车已经等在门外了,不好拖延太久。
听到承砚的声音,陆喻泽转过头来,正巧对上了小太子的眼神。
小太子有些难为情,好似偷窥被抓了个正着。“你们,你们在这儿看什么。”
“太子殿下又怎么会在这里?”姜清作问。
小太子向来与他们不合,怎么可能跟着他们跑到这里来?
“我... ...吾,吾只是,刚好路过。”小太子支支吾吾地,却不肯放下他的太子架子。
“噢,知道了。那太子殿下就早些回去吧!”陆喻泊应了一声,不理他,继续拉着兄弟们看阿娘练枪,“诶?阿娘这一招,以前是不是没用过?我怎么不记得还有这一招?”
“也不像姜家的枪法。”姜清仪仔细瞧着五姐的招式,却看不出其中门道。“我常常看兄长们练枪,尤其是大哥最善枪法,可也从没见过这一招。”
“那是你们见识少。”小太子趁机嘘了一声。
“呵。”陆喻泊发出不屑一声,“您见识多,好像您认得出来似的。”
“那是自然!”小太子抬高了脑袋,故作从容,“吾自幼习武,跟着各个师傅集百家所长,怎会认不出来?”
“那你要不要来看看,看你认不认得五姐这是哪一招?”姜清作故意邀请。
“太子殿下。”
承砚在身后提醒,太子殿下那三脚猫的功夫能应付得了谁啊。万一露了怯,岂不是更招人耻笑吗?
“那吾就来看看好了。”小太子却全然不顾承砚的提示,乐得屁颠屁颠地凑过来,跟着他们扒在一旁探头张望... ...
诶?
诶——
这是,什么枪法?
小太子瞬间蒙圈,他怎么没见过这样的枪法?
“怎么样?认出来了吗?”姜清仪问他。
瞧他一脸茫然的样子,就知道他肯定认不出来。
“... ...嗯,这——这是,新的招式!”小太子编不出来,却一口咬定这是新招式。
“我们还不知道这是五姐新招了?我们想知道的是,这是哪一招,叫什么——是从何招式演变而来。”姜清作琢磨了半天,也没琢磨明白。
“这... ...”小太子哪里会知道这些,伸着脖子,半天也没瞧出个明白。
“五姐这招,以前真没用过?”姜清仪转头同陆喻泊问起。
瞧着不远处五姐手中长枪挥舞不停,隐约觉着,五姐对面好像站了一个人似的,试着某种兵刃。五姐的一招一式,都是冲那兵刃所出——
却又瞧不出,是何兵刃。
反正不是长剑。
小太子看乐了,嘿嘿一笑。
立刻招来其他五人的白眼,纷纷向他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小太子竟也不知不觉地收起笑意,憨憨地蹲在一旁,听他们讨论。
“... ...是长矛?也不像,感觉五姐的招式是特别克制某种兵刃的,可瞧着这种兵刃,不会太长。”姜清作说。
以他的经验,应该不会是长矛长枪之类的,可也不像是单手的长剑。
“你是说,她这些招式都是自己琢磨的?”小太子怔怔发问。
“不然呢?”姜清仪瞥了一眼过来,“像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