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诗词文斗(1 / 2)
朱若雪要前去休憩片刻,场上自然无人敢说半个不字。
梁鼎天搀扶着她,在众人的殷切目光中缓缓离开宴席。
秦郐见状,不由得冷笑出声。
“肚中没有半点墨的奴才,看他届时如何应对国师。”
“一旦对答不上来,随意捏个名头,直接让他再无翻身余地。”
……
院中凉亭内。
朱若雪酒气上头,面上热度高涨。
她不耐地伸手贴着面颊,企图将驱散热气。
嘴里亦是不悦道:“他们今日还真是为达目的不罢休。”
说罢,她神色凝重看向梁鼎天,不安发问。
“你在宫外时是何等出身?”
“既然能去坤宁宫当差,想必也是会识文断字的吧。”
梁鼎天哪里敢将真实身份和盘托出,只低头道。
“奴才进宫前曾在大户人家当过差。”
“幸得跟着少爷有开蒙,也还记得些当时先生所作的诗词。”
闻言,朱若雪眼前一亮,不可思议道。
“没想到你还有这些经历。”
“你且先念来给朕听听。”
对于什么文斗,梁鼎天心中无半分忧虑。
光是义务教育那几年所学的古诗都足以应对,要是诗仙诗圣的题作都赢不了,那才是世间惊奇。
他微微一笑,轻声诵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朱若雪眉眼轻皱,随即骤然松开。
她低声诵念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渐渐地,眼里紧跟着染上一层阴郁愁绪。
彷佛跟随此诗,被勾起了心里的挂念。
“好一句低头思故乡,那位先生还真是才高八斗。”
朱若雪由衷感慨道,终于放心梁鼎天幼时学的不是什么打油诗了。
奈何光有这么一首还远远不够,朱若雪又拧眉问道。
“你家先生还教过什么贺寿用的诗词没有?”
梁鼎天摸着下巴,仔细想去。
转瞬间,心中已是有了答案。
凉亭四下既不隔着墙,又没高楼遮掩。
梁鼎天目光瞥向外侧,见原先寿宴上的宾客都已在各处赏花。
他对着朱若雪一抱拳,低声道。
“奴才心里有诗词应对,还请皇上放心。”
朱若雪恨铁不成钢地一挥手,斜眼瞪他。
“若只是单单对不上来也无妨,可今日是太后寿宴。”
“你先前出了那样的风头,眼下要是有所闪失,有心人势必会大做文章,到时就是朕都难以开口。”
梁鼎天亦是明白朱若雪在宫里的难处。
就今日的情形来看,太后和秦郐显然关系非比寻常。
二人若是想要夺权,缺的只是一个名正言顺久的理由罢了。
而大乾向来只有男子称王称帝,女子连进学堂的资格都没有,更别提成为九五至尊。
要是一旦被坐实女子身份,等待朱若雪的必将是万劫不复。
梁鼎天凑到朱若雪耳旁低语两句,随即才直起身子朗朗道。
“待会儿国师肯定会以给太后贺寿为由,让奴才即兴作诗。”
“奴才先前已经想好了一首诗,皇上不必担忧!”
朱若雪听着像是松了一口气,面带微笑道。
“朕就知道小云子不会让朕失望!”
片刻后,二人终于返回宴席上。
与此同时,李清风等一干人也再次落座。
朱若雪开口朝着台下朗声道。
“既然国师想要文斗,那便出个作诗的题目吧。”
“依朕所言,太后寿宴是本次宴席的主题,不妨就以此作诗?”
闻言,李清风面带傲气,赫然起身,眼里泛着精光微微笑道。
“臣等之前已经恭候过太后娘娘,言下在以此为题目,难免缺少新意。”
“依臣所见,还不如由太后娘娘选个题目以此来作诗,咱们也不用将事情做得过于繁琐,直接一口气连作三首诗,看谁速度最快即可。”
朱若雪微怔,随即笑着一挥手。
“既然如此,那就依照国师的意思来办吧。”
若不是梁鼎天拍着胸脯保证,她也不敢这般掉以轻心。
反正横竖都会斗一场,还不如放下心来。
梁鼎天好歹是接受过现代教育锤炼的人,诗词大会上的飞花令等也没少看。
眼下站在台上昂首挺胸,不见得有半分惧色。
众人目光挪到孟婉容身上,她冰霜般的容颜终于有所松动。
嫣红的嘴唇轻扯,方才慵懒开口道。
“哀家瞧着今日园子里的菊花开的正盛。”
“你们若是有心,便以此来作诗吧。”
围着后花园四处摆的满满当当的菊花颜色各异,其中有不少都非凡品。
众人应声望过去,纷纷感慨题目出的精妙绝伦。
梁鼎天听在耳里,乐在心中。
咏菊不就是一道妥妥的送分题吗!
他拱手抱拳,遥遥向李清风行礼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