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旧事(1 / 2)
“恰逢战乱,寡母丧命,年仅八岁,餐腐食泥,瘦骨嶙峋...”
“人如豺犬,同族相残,木石为兵,抽筋扒皮,饮血食肉...”
楚梓云磕磕绊绊的翻译着墙面上刻下的文字,念给休听。
但她越是念下去,脸色就愈加苍白,其他人也一样。
这是个怎样的故事?竟如此残忍!
又是何等战争,竟让人民沦落到同族相食的地步?
这自传的主人,命运多辗,接下来的故事,竟更为惊险。
“饥如厉鬼,饿若疯魔,人性湮灭,饥寒交迫,换子相食...”
“小儿濒死,落难人手,磨刀霍霍,待宰鱼肉,命定终矣?”
念到这里,楚梓云的声音都变得有些颤抖,有激动,也有担忧。
自传的主人,幼时竟有如此凶险的经历,甚至一度饿的昏迷,被人摆上餐桌,沦为餐食!
“利刃寒光,触颈即伤,丧命之时,刃若流光,英雄天降!”
“刀兵碰撞,恶民奔逃,恍见身影,残盔败甲,持刀而立。”
读到这里,楚梓云等人都松了一口气。
那可怜的孩子,被救了,一个身穿残盔败甲,手持刀兵的刃救了他渺小的生命。
不知道为何,这冰凉的石刻,竟然对人的精神有种很强的影响力,会让人专注,深入故事,产生共鸣。
也正事这时,那面墙上的画卷,越来越清晰。
甚至隐约间,院子中的歪脖树随风摇晃,黄狗追着母鸡玩闹,牛和猪等家畜也鲜活的动了起来。
土屋后方的云层翻涌着波澜,云端的宫殿熠熠生辉,散发着无量圣光,宫殿之前的神军浩浩荡荡,无比庄严。
而那歪脖树上的孩童,竟然也扭过了头,仿佛不再看着地上的黄狗,而是透过画卷,静静的注视着画卷之外,正在破译石刻的众人。
那眼神,风轻云淡,无欲无求,手中的树枝也轻轻的摆荡,散发着莫名的气息。
这孩子...眼神中流露着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岁月感,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仿佛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一部宏大的史诗。
而在他扭头的时候,露出了自己的脖颈,上面。竟然有一道明显的疤痕...
正如石刻自传上,小儿险些被放血食肉的疤痕一样!
“行善已终,英雄欲离,小儿将死,踌躇犹豫,摇头叹息。”
“结伴而行,身影高低,相谈得知,其名天正,年仅十四...”
“小儿无名,天正称兄,兄弟二人,猎禽捕兔,其乐融融。”
“月夜星空,席地而谈,天正胆弱,其本为兵,惧战而逃。”
“奔逃至此,见人行凶,心有不甘,此番再怯,枉为儿郎!”
看到这里,楚梓云震惊的张了张嘴。
“天啊...”
她万万没想到,那个手持刀锋,救下遇难孩童的“英雄”,竟然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名为天正。
其真正的身份,竟然是一个在战场上装死的逃兵...可究竟是多么残酷的战争,竟然会将十四岁的孩子拉上战场!
楚梓云不由得敬佩,虽然这个叫天正的孩子胆小,逃离了战场,但他却并未放下良知。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尽管他很怕,甚至是在逃命的路上,但依旧选择了救下那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孩子,并且一路同行,照顾其孱弱的身体。
他胆子很弱,但却拿出了真正的勇者都难以拿出的勇气,这反而更加的可贵。
“月溅星河,云卷风舒,长野清溪,萤浮蝶舞,此景铭记。”
“战败国破,兵荒马乱,天崩地裂,山河不再,何去何从?”
“小儿天正,藏身荒村,幸遇善妇,暂住家中,得以残喘。”
“善妇体弱,家夫战亡,独养四子,小至幼三,大至小九。”
“天正务农,小儿劈柴,妇人烹煮,大童缝纫,余童嬉闹。”
“岁月渐好,日夜交替,天正十七,小童可劳,妇人渐老。”
“战火余烬,焦土复燃,狼烟再起,人命草芥,荒村难隐。”
“将欲征兵,家家献丁,兵官叩门,天正年壮,不得不应。”
“刀甲已弃,换做农犁,多年未战,两次为兵,难逃此命。”
....
至此,一整面墙的石刻,已经被楚梓云尽数解读,讲述了一段波澜流离的故事...
这是一对没有血缘的兄弟,哥哥名为天正,曾因胆小成为逃兵,却又因为心底的勇善,救下险些被当作肉食肢解的孩童。
弟弟的名字并未书写,不知是无名,还是其他原因,但他在天正的照顾下,显然是顺利的长大了,没有死在那残忍的世道里。
兄弟二人一路结伴而行,风餐露宿,朝作暮息,猎禽捕兔,流浪八方。
最终,遇到了一位善良的妇人。
这妇人也是个可怜人,丈夫战死沙场,独自养育四个儿女,最小的才三岁,最大的也不过九岁而已。
天正兄弟二人很懂事,虽然借宿,但也不少帮忙,天正参过军体力受过锻炼,成为了家中顶梁柱,孩子们的大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