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阻止卖粮(1 / 2)
李小薇两姐妹去镇上卖菜,何秀芳下地拔草。已经下了好几天雨,地里的庄稼和杂草都长得绿油油的 。
何秀芳记挂着两个女儿,早早回了家,和周婆子弄午饭等人回来。
何秀芳看到两个女儿回来才放下心来。
李小薇把留给张婶子和陈婶子的钱给何秀芳,让她送去给两人。等何秀芳回来一家人坐下吃午饭的时候,李小薇告诉何秀芳和周婆子,家里所有的钱她都用来买米了。
“还有一个多月就割水稻了,到时候我们能收一些稻谷,我们不用买那么多米吧?”何秀芳问。
“娘,那酒楼的周管事说镇上的粮食价格很快会上涨,让我赶紧买些米,周管事肯定是知道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消息,信他的准不会错。”
听到女儿这样说,何秀芳也紧张起来。
“那……,你拿主意就好了。”
“娘,阿婆,这个事情我们自己知道就好,也不知道消息准不准,先不要和别人说。”李小薇说。
何秀芳、周婆子都应了,又叮嘱一遍李小兰不要说出去。
其实她们几人和村里人不怎么打交道,根本没处说。
第二天天晴,人们都在地里忙着锄草,趁土地还湿润,有粪肥的人家准备给庄稼撒一次肥料。
没有看出来一点异常,何秀芳和周婆子也没有前一天那样惶惶不安了。
何秀芳也准备带两个女儿去锄草。
李小薇觉得锄草的事情不着急,挣钱买米比较着急。等山上的雨水被晒干得差不多,李小薇说要去摘金银花,何秀都听李小薇的。这一次也不讲究什么上午摘下午不摘了,母女三人一天就把她们知道的那几株金银花都摘了回来,放在篾板上面晾晒。
又去溪边拔了一篮筐鱼腥草晒起来。
这两种草药一晒干,李小薇就背去广药堂卖。总共卖得了两百六十五文。
李小薇去到粮店,还好陈米还是两文钱一斤,没有什么异常。李小薇买了一百斤米花掉两百文。买三斤盐花了五十四文。米和盐都放进空间,回家也跟何秀芳说了,免得她担心。
傍晚吃完饭李小薇带着李小兰走向李村长家,等会回家的时候天就黑了,她不想自己一个人摸黑回家,就带上妹妹壮胆。她还是决定提醒一下李村长。
“村长爷爷,陈婶子,吃饭了吗?”李小薇在院门外朝屋里喊。村长家院子建有半人高的泥砖墙,在院子外能够依稀看见堂屋里有人走动。
“唉,吃过了,吃过了,是小薇你们呀,你们吃过没有?”这孩子,喊他老伴婶子,喊他爷爷,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就不能喊他叔?
李村长出来拉开院子的木栅栏门,把人迎进来,三人就站在院子说话。
“小薇,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村长爷爷,你见多识广,有没有觉得今年的雨水有些多,我担心会影响水稻的产量。”
“啊,好像每年都差不多这样吧!”他记不太清楚了。
“而且,一个多月后就割水稻了,收成好坏基本上都定了,应该和往年差不了多少。”
“是这样吗,也许是我想多了,您知道我家分家出来没有分到粮食,所以我很担心。”
“你家有困难我是知道的,如果你现在需要粮食,我可以先借一点给你们,等割了水稻再还给我。”
“谢谢村长爷爷,现在还不用,就是我担心下雨影响收成,到时候镇上米价上涨,我家就很难赚够钱买米吃。”李小薇一脸愁容地说。
“收成不好?米价上涨,没有钱买米?”
“这些事情不应该是你小孩家家要担心的,你娘会想办法的。”李村长安慰道。
“唉,如果我们家像村里其他人家那样存有够一年吃的粮食就好了。”
李村长……
他家的米只够家人吃三四个月的,整个村子估计只有王桂花家存有够吃一年的余粮。
“我们村十几户人家,你们分家后还没有种出粮食,就你们家是没有存粮的,还有李二娃家可能也没有,二娃家都是吃了上顿没有上顿的。我猜其他各户和我们家差不多,都多少有一些,存粮能吃上两三个月,你奶家最多,她家田地多。”
“村长爷爷,我就是担心我们今年收成会不好,来向你请教一下,希望不会发生我担心的事情,我们回去了,村长爷爷。”
李村长在她们走后,觉得这两姐妹来说这几句话挺奇怪的。他从老伴口中知道李小薇她们前两天去镇上卖菜的事情,会不会是她们在镇上听到什么消息?
听到什么可以和他直说啊,不要让他猜来猜去,唉!
每年村里人在割水稻之前,会把剩的米粮拿去镇上卖,每家能卖的也不多,就一百斤左右,还是不舍得吃省下来卖了买盐买块肉的。
村里适合耕种的土地少,每户只有三几亩田地,产的粮食都很少。山里也没有什么产出,野物的都很少。
这是老祖宗选的位置,没有办法。
李村长记得小时候闹旱灾,这附近三个村子,他们村旱灾最严重,一造的粮食几乎颗粒无收,曹家村和朱家村只是失收一半。
还好,自从那次旱灾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