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一切归功于格物致知(1 / 2)
郑经有一毛病,那就是不喜欢被人算计。
为了不被卢勋所算计或惦记,他不得不又为自己立了一个标杆,那就是把书本的售价控制到二两银子以下。
这目标难不难?
当然很难。
哪怕他指的是平装本的售价,可是在这个时代,光是一本书的黄麻纸的成本,就差不多已接近二两银子, 再算上印刷成本,销售成本等,一本书如果不卖上三到四两银子,绝对是亏本的。
因此,他这话一出,不管是卢勋,还是德王爷和阮留之, 都嗤之以鼻。
做慈善?
那也得有个度对吧?
大夏朝上百万学子, 一本书你亏一两银子, 一百万学子就起码亏两百万,你哪来那么多银子亏?
所以对于他的这一标杆,根本就没人信。
“呵,那你们等着。”
郑经撂下这么一句之后,就转身上了二楼,把其他三人彻底晾在了一边。
弄得德王爷等三人面面相觑。
这家伙,哪来的底气?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郑经的底气,自然是来自于新的造纸术,准确地说,是造纸新材料的运用。
众所周知,自汉代以前,中国是没有造纸术的,那时候记载文字的工具,要么是竹简,要么是绵帛,一直到了西汉, 造纸术才出现, 然后等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之后,纸张才得以大量应用。
可就算现在距离蔡伦改良造纸术过去已经四百多年了,但纸张还是属于奢侈品,价格并不算便宜。
要想纸张便宜,必须等到了唐宋之后,竹子材料大量应用于造纸术时。
郑经的底气就来自于这里。
他清楚地记得,等到了唐朝杜甫事情,一本杜甫的诗集,纸张成本就已经能控制到一千钱,也就是一两银子左右。
因此,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提前将竹纸这种成本低廉的新型纸张给“发明”出来。
这对他来说也没有多大的难度。
要知道,哪怕到了一千多年之后的后世,也还是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竹纸制作工艺被当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流传下来。
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竹纸,分别是来自四川夹江的竹纸制作技艺,来自杭州富阳的竹纸制作技艺,以及来自福建宁化、长汀的玉扣纸制作技艺。
而不管是那种竹纸制作工艺,其原料都是采用南方到处都是,又生长极快,价格还极为低廉的嫩毛竹来制作,这才是竹纸面世后,纸张的价格大幅下降的原因。
至于具体的造纸工艺……
不好意思,郑经是开挂着,因此他不仅对三种竹纸的造纸工艺都了解,而且还知道额外的提高纸品的后世造纸技艺。
比如说,他知道在纸浆里加入适量的高岭土,就会让纸的白度、吸墨性、光泽度都大幅度增加。
被作为御纸的张永纸很好?
他敢保证,他所造出来的竹纸,比张永纸更好不说,还要在价格上便宜很多很多。
因此,要想把纸张的成本给降下来,他需要做的,就是自己去开造纸厂,并改良竹纸的造纸工艺。
他原本是不想走这一步的。
要知道,虽然现在书局所用的纸张已不少,但也还没多到需要自己去开造纸厂的程度,毕竟现在的书局已经相当赚钱,他不需要再靠卖纸去发财。
可现在却是不同了。
如果需要开始印教材的话,那书局所需要的纸张,就远远比现在要多得多,而最为关键的是,现有的纸张已经很难再把成本往下压了。
没办法,别人家造的纸,原料用的是麻藤,成本摆在那。
那就自己来。
第二天一早,他就准备折腾此事。
报纸的印刷那一块,在加了人手加夜班赶印之后,已勉强能满足现有几个点的销售需求,已无需他再多操心。
那就趁教材的编撰还没开始,先把造纸厂的事给搞定再说。
作为用纸大客户,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在跟纸商交易的过程中,他已经得知,就在会宁城南城郊外,秦淮河的下游,有一家造纸工艺不过关,长期亏损的造纸工坊有意出售。
有现成的造纸工坊可买,并且还有相对较为熟练的造纸工匠,那就更省事了,因此他打算过去看看,合适的话,就干脆把它给买下来,然后再考虑改造工艺流程的事。
这一次,可是要去到会宁城的外城之外,走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因此他去到了书局前厅,准备叫上陈管事,然后坐马车去城外。
只不过他跟陈管事刚一出门,就迎面碰上了一大早赶过来的德王爷。
“喂,你又去哪?”
德王爷立即就把他给叫住了。
郑经又暗暗叫苦不迭。
他知道,德王爷这人喜欢睡懒觉,平时是很少这么早就来书局的,现在竟然比其他士子都来得还早,他一猜,绝对没好事。
“哦,去趟南城。”
他不动声色地回道。
对于打算买造纸工坊建造纸厂的事,他暂时还没打算告知德王爷,以免又给自己添加额外的麻烦。
“哦,那我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