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大杀器(1 / 2)
可以招募私兵,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了!
只是具体该怎么做呢?
在跟德王爷谈妥了招募私兵一事之后,郑经离开了书局,又一次动身去往造纸工坊,在路上,他开始细细考虑这一问题。
从长远来说,肯定是把火药给发明出来,然后造枪炮、手榴弹等威力巨大的热武器,然后按后世的模式来建设军队,但饭得一口一口的吃,路得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一开始,还是只能从冷兵器入手。
冷兵器又该从何处入手?
从冷兵器的发展历史来说,中国古代的冷兵器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石兵器、青铜兵器、铁兵器。
原始时代,是石制兵器。
自夏朝开始,即进入了青铜兵器时代。
而自秦汉以后,兵器正式脱离青铜时代,进入铁兵器时代,然后再经历魏、晋、南北朝、隋、唐,直到唐末火器出现为止,是兵器发展史上的铁兵器时期。
也就是说,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铁兵器的发展,其实已经历了一段漫长发展时期,在这段漫长的时期里,因为长年战乱,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历代统治者都制造出大量质地优良、成本低廉的钢铁兵器。
像刀、矛、斧、枪、剑、戟等,几乎已应有尽有,并且还制造精湛、造型科学、杀伤力强,已基本趋于成熟、稳定。
这就意味着,郑经想从冷兵器入手,获得压倒性的优势,其实是很难很难的,他思来想去,也只找到了两个入手点。
一是进一步提升兵器的品质。
二是在弩身上做文章。
第一点很好理解。
尽管冷兵器的发展已趋近于成熟,但按照历史的走向,真正的巅峰,一直还要等到上百年之后,唐刀的出现。
这就意味着,不管是从工艺流程来说,还是兵器的品质,比如说锋利程度、韧性、造型等,都还是具备一定的提升空间的,更何况郑家自己还可以借鉴后世的经验。
第二点就更好理解了。
刀枪剑戟虽好,但都属于近战武器,在冷兵器时代,远程武器就只有弓和弩。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两军对垒中,能否占据先机,获得压倒性优势的关键,就在于弓和弩的威力。
在弓和弩中,弓的使用虽然更快捷,但对使用者的要求却极高,而弩却具备对使用者要求低、射程更远的优势,因此,自古以来,一直到明朝火器被大规模利用之前,弩都属于冷兵器中的管制武器,非允许民间不得使用。
如《唐律疏议》中就记载关于制造和持有弩箭的刑罚:“矛矟者,各徒一年半……弩一张,加二等,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张,及弩五张,绞。私造者,加一等……私有甲弩,未全成者,杖一百……”
这也正是郑经向德王爷提要求,要求名正言顺地拥有私兵的原因。
本质的原因就在于,他想名正言顺地用弩!
说起来,在热兵器出现之前,弩还真是一样很了不得的武器,其威力,还真未必输给最初始的火药枪太多太多。
这么说会不会夸张了一点?
还真没夸张。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弩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时的弩威力还比较小,拉力才一百五六十斤左右,所以射程仅有五六十米,也因此有了“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的说法。
可是到了西汉,弩的射程和威力都不足的状况就已经大幅度改变。
弩的射程和威力,关键因素取决于上弦的力量大小,为解决这一问题,西汉不仅发明了用双臂拉开的“擘张弩”和用脚踏的“蹶张弩”,还发明了用划船器般上弦的“腰引弩”。
腰引弩的射程夸张到了何种程度?
据后世分析,腰引弩的最高拉力可达300公斤以上,有效射程上千米。
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比古老的火药枪威力还要大很多!
可惜腰引弩并不属于可随身携带的单兵武器,实用性不如臂张弩和踏张弩,汉代以后就很少使用了。
而到了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又发明了有名的诸葛连弩,一次可以装十支弩箭,解决了从单发到连发的问题。
只不过诸葛连弩虽有名,但射程和威力却是有限,因此,魏国的大发明家马钧又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改成了一种五矢连弩,使其体积、重量大大减轻,射程和威力却大增,成为一种极为厉害的单兵武器。
但最厉害的单兵武器,还得数北宋时期所发明的神臂弓,也称之为神臂弩。
神臂弩的射程和威力大到何种程度?
最大拉力达到90公斤左右。
射程达到300步,也就是差不多500米。
据《宋史》记载,神臂弩在240步之遥,仍可以射入榆树半箭深!
威力之大,连郑经都咂舌。
而最为关键的是,这种威力巨大的神臂弩,在后世还被成功复原了出来,而郑经作为古文史专家,还有幸成为了见证者。
这也正是郑经之所以再去工坊的原因。
他想提前把神臂弩给“发明”出来。
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