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一定要相信奇迹的存在(1 / 2)
相比南城山庄那边,造纸工坊这里可看的东西就多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竹纸的制造。
算算时间,造纸工坊买下来已经有了十来天了,而在买下来的第一天,就购买了一批去年生的毛竹来浸泡,因为买的就是嫩竹,现如今,那批竹子的浸泡比预想的还要好一些,已经可以进入下一步工序了。
去皮,破碎,泡料,煮料,发酵……
下一步工序就是煮料,以及最为关键的发酵。
“东家。”
当他带着颜月月出现在工坊时,匠头老王头就毕恭毕敬地迎了上来。
“怎么样,开始煮料了吗?”
郑经很随意地问道。
老王头又毕恭毕敬地回道:“还没,就等东家过来点这第一把火。”
早在昨天,郑经就跟老王头商量过了,这第一批料子,今天就开始煮料,只不过因为颜月月的到来,他今天来得稍稍晚了一些。
“其实不用等我的,我不信那些。”
郑经又很随意地回道,但还是走进了煮料工坊,在大大的、半人高的煮料池边停了下来,细细查看起那些已经被置入大锅里的竹料来。
原本又粗又硬的竹纸,经去皮、破碎、石灰水浸泡之后,现如今已变成了软软的粗纤维状,跟麻藤浸泡过的效果已比较接近,因此,他再次确定,这竹纸的工艺理应是可行的。
于是,他从老王头手里接过了一个被点燃了的火把,塞进了煮料池下的炉灶里。
炉灶里很快就燃起了熊熊大火。
据说,按照造纸的规矩,这新东家的第一批纸的煮料,这第一把火得由东家来点火,代表着红红火火。
郑经确实不信这些,但入乡随俗的规矩他还是遵守的。
“记住,这料得煮上五天五夜,然后再安排人清洗。”
紧接着他又吩咐起老王头来。
这竹纸的制造啥都好,唯一有一点不好,那就是耗时相对比较长。
比如说泡料,麻藤只需泡上个三五天,竹料则需泡上个十天半个月。
煮料也是如此,麻藤只需煮上一两天即刻,而竹料则得煮上五天五夜,在暂时不具备机械制浆或化学制浆的条件下,郑经不得不规规矩矩地按古法工艺来。
也好在这里足够大,耗时久没关系,把每道工序的工坊造多一点,一批接一批的备料,那等第一批纸出来后,同样还可以做到有新纸源源不断地出来。
在点完火后,他又带着颜月月在偌大的工坊内转悠了起来,准备带她去看看各种正在建造中的工坊。
“这就是你新创的造纸术?”
正当他打算跟颜月月商量纸张的销售时,颜月月却主动问了起来。
很显然,这对颜月月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行当,她有着大把事情想问。
“嗯,现在书局所用的纸,叫麻纸,麻纸有一个缺点,就是原料太少,并且原来的造纸工艺废纸率太高,所以纸张的成本很贵,一本书印下来,光是纸张的成本,就接近三两银子。
“现如今我所采用的造纸原料,是毛竹都是的毛竹,原料比麻藤要便宜很多,并且,所有的工艺我都会进行优化,把造纸的效率和成品率都大幅提升。
“如此一来,一本书的纸张成本,理应可以降到一两银子以下。”
郑经自然又趁机炫耀了起来。
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颜月月露出了惊疑的神情。
对于造纸,她确实不懂,但对于算账,她却是很在行的。
此时的她就在算……
人家的纸,一本书成本得三两银子,你的纸,一本书的成本连一两银子都还不到……
那你又何必再印什么书?
干脆把你的新型印刷术给传出去,然后直接卖纸就好了,人家的纸卖三两,你就卖二两好了啊,以双倍的利润来垄断市场,这银子岂不是赚得更多更爽?
她忍不住如此想道。
这其实是对郑经的说法存疑。
要知道,自蔡伦改进造纸术以来,又已经过去了四百多年,而在这四百多年来,又不断地有新型纸张面世,可这些新型的纸张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品质可能会比以前的纸张要更好,但价格却始终没有能降下来。
可现在郑经却说,他的造纸术,直接能把纸张的成本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这听起来是不是太让人不可思议了一点?
据她所知,他以前似乎并没有造过纸吧?
于是她问道:“你如何来确定,你的造纸术一定能行得通?那万一失败了呢?”
她头一回对郑经发起了质疑。
这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在此之前,她只见识过郑经在字词曲方面的本事,再加上她年龄原本就比郑经大,在他面前以姐姐自居,因此,她不可能像其他人那样,对郑经有太强的敬畏心,也不会因为郑经现在成大财主了,就掩饰她内心的怀疑。
这就让郑经尴尬了。
现在离第一批纸造出来,起码还得半个月时间,这又让他如何来向颜月月证明,他的造纸术就一定能成功,并且还能保证能把纸张的成本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以下?
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