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甘宁之勇(1 / 2)

加入书签

197年,九月

张飞帅兵五万,过淮南丘陵,直指九江郡治所阴陵。刘繇太史慈兵三万,攻扬州刺史驻所历阳(和县)。

袁术使张勋、刘勋等各将兵数万,抵抗张飞、刘繇,严防死守。

袁术不是没有想到其他方向,他亲起大军驻扎在阴陵西南、和县西北的重镇合肥,以为策应。

自认为十分了解刘备,袁术对刘备的主攻方向也有所预料,认为一定将从淮安出发西进,为此也在淮河南岸的钟离、蚌埠、当涂、淮南、寿春布下重兵。

吴国的真正杀招,的确来自于强大水军。

刘备亲帅大军十万,自盱眙出发,沿着淮河水陆并进。

但袁术万万没想到沿途将士抵抗不力。绝对兵力优势下,又有甘宁这等勇将,刘备连续征钟离、夺当涂、克蚌埠,其余城市、要塞则绕过不攻,只用十余天就直指寿春城外。

“刘备军竟如此神速?!”

袁术不知下蔡、义城等城池被困了却没有投降,只道苦心经营的淮河一线,只半月土崩瓦解,不由胆战心惊。

同样心惊胆战的还有袁术众部下,不少开始收拾这些年掠夺来的东西,准备四散逃跑。雷绪特别庆幸听从了刘晔说服,早早投靠刘备,特别庆幸雷薄头脑发昏,才能代替雷薄获得侯爵。

淮河一线失却,意味着淮北诸郡国被割裂开来,意味着扬州与豫州最近通道断绝。

袁术不论如何不能接受,一面修书给吕布,使人绕道走淮河上游送信,一面急忙召集所有可以召集的力量,将兵10万北上,与刘备对峙于寿春外八公山、淝水。

……

袁术所制沛相,舒邵,字仲应,将万人屯于淮上,主力布于淮河北岸。

安东水军迅速行动,将之击败,与南岸分割开来。

舒仲应并不死心,北上集合沛、谯、龙亢等地壮丁数万,再次南下。欲出涡河,救袁术。

徐盛诸葛瑾驻守当涂、蚌埠,扎水陆大营于涂山东西,设营寨和烽火台于涂山,以居高临下扼守涡河入淮口。

舒仲应于淮河北岸观看形势,使奸细探查,见南岸大营极为深严,烽火台密布,船帆遮天蔽日,巡察船只来往不绝,大惊失色:“淮河难渡!”

冥思苦想,趁夜色,派遣小船上百只自涡河顺流冲下

徐盛、诸葛瑾急忙派船拦截,哪想到船只中都是干柴、油脂,顺风放火,直冲水寨

幸亏安东水军水战精熟,船上皆备勾、拒、拍杆,将大多数火船支往下游。

舒仲应军擂鼓、聒噪不断,火船箭矢不断。

淮河延绵,防守面长,徐盛主寨在左前上游、诸葛瑾在右后下游,中间隔的数里,皆设栅联营,防守面狭长。

两人手忙脚乱灭火、整顿队伍以待,却都不见舒仲应来攻,黑夜中以为舒仲应攻了对方之营。

“不好!中计也!”

过了小半个时辰,经过传令兵通讯,徐盛、诸葛瑾才知道中了声东击西之计,大为惭恨,急忙派兵去追

淮河远不如长江水宽深,舒仲应用这一个时辰,已将二万精壮渡过淮水,向南逃去

可惜,掉水中淹死者,难以计数

徐盛、诸葛瑾紧追在后,只掠得数万老弱。两人兵少,又不能放任灾民和当涂不管,只能派骑兵远远缀着,又急遣使报与刘备、张飞。

……

这时,刘备正屯于八公山北麓与淮南,并不知道后路为舒仲应所断绝

而袁术屯于寿春、八公山中部南部

八公山又称淮山、楚山、淝陵、寿春山…西汉时,淮南王与八公登山埋金,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舔之,皆成仙。留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

八公山最高峰只二百余米,方圆却有二百余里,在海拔大多不到五十米的黄淮地区就显得鹤立鸡群,俯瞰众生

袁术在寿春周边的八公山,东西淝水注入淮河的硖石山,寿春南面芍陂等地经营数年,营寨堡垒遍地。淮南县虽失,八公山、淝水、芍陂,淝水与洛涧之间开凿的运河……山水、山寨、水寨立体防御体系延绵不绝。

袁术曾经自夸寿春“固若金汤,进取不易,防守不难。”

也确实如此,刘备不到半月即横行500里,从盱眙打到八公山北麓。

之后十天,却只进展了不到十里,还险被舒仲应爆穿了菊花。要不是舒仲应部大多仓促纠结,战斗力不强,甘宁又横刀立马,吴军怕已经炸了营。

见战局稳定,袁术寄信给刘备,说什么“冬季将至,水浅不能行船,君宜速退…”否则“援军齐至,四面攻击,捉君如捉瓮中土鳖”

刘备以袁术之信予中军诸将、谋士

众皆大怒,鼓噪欲与袁军一决雌雄。

诸葛瑾认为:“八公山与寿春实乃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前不取舒仲应驻守的义城(怀远),导致舒仲应插入我军后方,几乎酿成损失,故必攻拨八公山方可前进。”

众将皆请战攻八公山

“此事,明日再议。”

刘备心中不安,怀疑袁术之信就是要挑逗吴军怒而攻八公山。

众将皆走,大将甘宁却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