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弱水河畔,一人随行(1 / 2)

加入书签

疯玩了一夜,第二天清晨醒来后,已经找不到那袭红衣的身影。也许是不想经历分别时的痛苦,更不想看到所谓的泪水。可她不知道的是,她所爱慕的男子一夜未睡,注视着她的离去。

今天,赵显徽就要离开将军府,前往吐蕃历练。同行有三人,分别是邓茂,凤鸾和嬴扶曦。

据凤鸾所说,吐蕃安排有接嬴扶曦去秦王府的据点。

赵显徽其实不希望这孩子被送去秦王府,一个前朝皇室最后的血脉,若有心人想用这个身份做文章,实在有太多可行之途。

不过,如今这孩子无处可去,至少秦王府还有自己能照顾一二,大概算是最好的选择了。

......

想要从敦煌郡出发进入吐蕃,最佳路线就是由大泽湖沿着冥水南下,直至青海湖,然后再到格尔木,就可进入传说中有着仙界入口的死亡谷。

冥水又称弱水,据说其力不能胜芥,燕过而沉。

可赵显徽看到有船载人渡河,也就不再相信这种谣言。

乘船而下时,常年在弱水载客的老人家解释了为何燕过而沉,是因为弱水极净,有一种领地意识极强的鸟儿看到水中倒影,这才一头扎进去。

乘船期间,也确实常看到鸟儿扎入河中,然后才知被倒影欺骗,慌忙上岸后,躲在岸边打理羽毛。

赵显徽闲来无事就喜欢去寻找这种鸟儿,再一次看到鸟儿扎入水中。那鸟儿上岸后,钻入青草,正好看到有一人站在岸边。

那人是位老者,已是有甲子的岁数,一身布衣,左腿微瘸,拄着拐杖,头戴蓑笠,让人看不清面容。双眼用破布缠绕包裹,让人看不到那双空无一物的眼眶。

此人可不就是祁连山一战败给邓茂后逃走的梯田谍子嘛。据邓茂所说,此人在梯田的地位还要高于三位耕耘老农,仅次于创建梯田的黄笙,代号沟渠。因为黄笙常年游历天下,不理事务,所以此人才是梯田真正的顶梁柱。

赵显徽等人立马打起精神,纷纷握紧兵器。

目盲老者却没有要动手的意思,只是拄着拐杖在岸上慢慢行走,迈步极缓,却不会被小船甩下。

一连三天,老人都跟着小船而走,每天会消失三次,每次半个时辰,分别是早中晚饭的时间,约莫是去填饱肚子了。

后来,临近吐蕃边境,渡船老人不能再前行,赵显徽一行人便交付银钱,然后上岸步行。而

目盲老者就守在对岸。

赵显徽他们每走一步,目盲老人就跟着走一步,他们停下,老人也停下。

赵显徽不是泥捏的菩萨,自然也会有火气。再说总这样被一个大云和境的高手跟着,提心吊胆的,叫个什么事?

于是,赵显徽连踏河水至对岸。目盲老人没有逃走,只是默默等着。

来到岸边后,赵显徽先是打量了一番老者,毫不客气道:“你若还想把那孩子带回梯田,就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目盲老人摇摇头,轻声道:“抢夺这孩子,是陛下给的第一个任务,只争那一时,过后不论成败,都不强求,老夫之所以跟着你们,是因为陛下给出了第二个任务。”

赵显徽眉头紧皱,老者口中的陛下,自然就是大奉王朝的天子赵德了。论辈分,这位皇帝陛下还是自己的爷爷呢。

赵显徽试探性问道:“爷爷让你保护我?”

目盲老者点点头。

赵显徽又思考一番,不是他不相信赵德,委实是梯田之中被渗透了太多其他势力的间谍,就怕此人突然背后捅刀子,抢走嬴扶曦。

所以,赵显徽只是让老者继续跟着,但不许过岸,赵显徽则回到对岸,与邓茂

解释了一番后,继续赶路。

......

从大泽到青海湖,足足走了六天,这还是有邓茂和赵显徽轮流背嬴扶曦这个小累赘才有的速度。

青海湖被吐蕃人称作措温布,意思是青色的海。可想而知,此湖究竟有多辽阔。

据说五百年前,曾有能人异士用五十年走遍大江南北,包裹突厥和吐蕃,并将所见所闻绘制成堪舆图,回到中原后进献给当时的帝王。

据说那张堪舆图足有百丈长宽,行走于其上。那位得到珍宝的帝王龙颜大悦,命人铺张开图纸,行走于其上,感慨“天下尽在朕脚下”。

那张堪舆图上记载的天下最大内陆湖,正是青海湖。

赵显徽等人决定在湖畔扎营休息一晚。

夜里,大伙儿围着篝火,吃的是凤鸾抓来的野味。目盲老人则坐在离他们三十丈远的位置,饿了就吃随身携带的大饼,渴了就去湖边捞水喝。

一路走来,经历过那么多战斗,赵显徽的面皮早就用得差不多了。不然当初进入敦煌郡,他也不会戴一张与衣着极不相符的粗犷面皮。

于是,凤鸾架好火堆,烤上那头不知是何物的野味后,就开始着手制作面皮。

对于

凤鸾的伪装技术,赵显徽很是相信。这位谍子在百农架还有百面鬼的绰号,据说只要看上一眼,就能在半个时辰内制作出面皮,与本人几乎无异,哪怕是当事人的至亲好友也分辨不出。

当然,凤鸾的厉害还不止于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