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东进(1 / 2)
在雪原的日子又过去了半年。
在这一年中,游击队正式与整合运动合流,并精选人员组建了盾卫连,鹰眼连,突击连。
游击队其他人则被打散混编进整合运动各部队,以老兵骨干带新兵的形式提高战斗力。
而整合运动总兵力也达到了两个团的规模,下辖六个营,外加三个精锐连,总计约三千人。
为期一年半的加强军事教育也成功将霜星等人培养成为合格的指挥官,完成了初步的人才储备。
“在这几年的准备中,我们成功拔除了大小矿场上百个,攻克了数百个哨塔,总计击毙乌萨斯守备军九千余人,乌萨斯集团军士兵一千三百人。我们可以很自豪的宣布,我们在军事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在一片掌声中,夜陌雅继续汇报:
“在这几年的军事课程中,我们培养了满足编制的合格指挥官,以及对应的后备指挥员。行政人才储备已经达到了八百人规模,足以支持整合运动运转。
在教育方面,优秀老师已经达到了六百人,完成了对整合运动的扫盲教育以及革命理论的普及。
我们此前拍摄过许多展现队伍日常的视频,写过不少宣传我们政策、思想的文章,并将这些在各地秘密传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将枪杆子和笔杆子握好,让乌萨斯帝国的军事阵地和舆论阵地节节败退。
经济法律、治安条例、政治法律的修订案正在起草中,下一次的整合大会会将这些草案提出并征求意见。
我的汇报结束,谢谢。”
夜陌雅将手中的稿子放下,将披风一撩,坐了下去。紧接着作为军事委员的爱国者站了起来,低沉的声音在会场回荡:
“冻原上的资源有限,我们已经接近冻原发展的极限,所以如何让队伍发展下去,就成了新的问题。
我们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继续在冻原战斗。好处是稳定,我们可以在熟悉的战场迎击敌人。但是坏处是我们无法继续壮大,而且乌萨斯集团军的视线已经开始注视我们,我们面对的力量将逐渐强大起来。
第二个选择是离开冻原,好处是我们会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同志,但是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爱国者说完,一个参会人举起手:“先生,那么军事委员会的意见是什么呢?”
“军事委员会认为我们应该踏出冻原。以扩大革命阵地,对抗乌萨斯帝国。
委员会认为,队伍应该远离乌萨斯军的核心地带,向东方去,那里的乌萨斯军力量薄弱,帝国的统治力也更低。
东进的道路上有一个咽喉地带,乌萨斯第五集团军第三师团的一个加强营在这里驻扎。这会是一场硬仗,而在军队攻克这里之后,后续队伍需要在一天之内通过这里,这就需要其他部门的力量。”
“请放心。”一个参会人站起身,“一切计划都已就绪,我们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
夜晚23:00
“情况怎么样?”
“连长,兄弟们把对面的暗哨都摸清了,一共23处暗哨,只要一声令下,我们立马就能把他们全抹掉。”
“敌人的炮兵阵地呢?”
“位置已经标明了,剩下的就要看炮兵兄弟们的了。”
“各营已进入战斗位置,雪怪小队、幻影弩手小队、盾卫连、突击连已就绪。”
“鹰眼连已锁定敌人暴露的火力点。”
“炮兵连,全部源石炮已充能完毕,锁定敌方炮兵阵地。”
凌晨1:00
“时间到了。”夜陌雅抬头看了看表,然后看向一旁拎着巨戟的爱国者。
“命令,炮兵向一号坐标三发急速射。其余各部全军出击。”
随着爱国者指令的下达,整合运动下辖炮兵连的十二门源石炮爆发出早已积蓄多时的怒火,源石充分释放能量形成的能量团在法术的束缚下划过二十公里的距离,不到一米的误差足以忽略,可以称得上是精准命中。
高能粒子撞击在钢铁制成的源石炮上,瞬间将其熔毁。失去束缚的能量狂乱的向四周席卷而去,将半径20米的一切物质吞噬。爆炸的能量轻轻舔舐着乌萨斯集团军的源石,然后更大的爆炸在整片阵地掀起。
而整合运动的炮兵保持着高度的打击效率,在以十秒一发的速度向敌人倾泻炮火。
“看来他们的习惯还是这样。”爱国者看着远处掀起的火光,“在炮兵阵地预留一个基数的源石弹药以保证最快的反应速度……哈,可惜长期的安定让他们失去了警惕心。”
“炮兵连,三发急速射结束,按计划向三处要塞炮开火!”
乌萨斯的要塞炮是少有的完全固定平台。它由高质量的特种钢铁浇筑而成,即使是最薄的地方都有足足一米厚,外面还附加各种复合材料来提高它的抗打击能力,让它拥有了抵抗多数术士与火炮打击的防御力。
而它装载的三联装重炮可以有效打击绝大多数装甲目标。
可惜,他们现在并没有准备。
四门火炮为一组打击一座要塞,在敌人有准备的时候将十分困难。可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