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战前夕(一)(2 / 3)
,虽没有战场上的交锋,可那人倒成了心腹大患。
“潼关有一名大将,出自宁王府,此人智谋不下于我,诸位可有应对之法?”
他这话一出,众人皆疑惑起来,自起兵以来,崔乾佑几乎战无不胜,且此人居功自傲,向来当他们为乌合之众,今日竟说唐军有一人可同他匹敌?那这人倒是个变数!
众人一时静默起来,此番为了攻下潼关,可是付出良多,尚书严庄更是深入敌营,倘若临时出了乱子,岂不是功亏一篑?
这时,崔乾佑突然道:“无妨,我们这次的计谋万无一失,杨国忠和哥舒翰已然交恶,若严尚书那边能激得哥舒翰杀了杜乾运,杨国忠势必同他彻底反目,到时候,哥舒翰不得不出兵,我军只要佯装撤退,诱敌深入……”
崔乾佑站到沙盘前,众人目光落到潼关百里之外的陕郡,崔乾佑将旗插到山坡上,这一片狭长的黄土坡,实在是瓮中捉鳖的好地方。
“崔将军此计妙极,在此处伏兵,唐军进退两难!”
“这一侧又是一条大江,是生路,可何尝不是死路呢?”
“哈哈哈”
几名大将越说越高兴,仿佛已经占领了长安,房外一侧,一个黑影悄悄离开,崔乾佑的目光收了回来,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终究还是忍不住么?
…………………………………………
雍丘。
叛军将领令狐潮此番派了五万军队攻打城池,一批又一批的叛军架上云梯攀上城楼,城中的弓箭已经用尽,桐油罐也在一次次防守中空空如也,赵谨言和张巡带着城中仅有的两千人马,在城前抵御叛军。
他一剑削了三颗头颅,叛军的尸体从城墙上滚落下去,砸倒了一波人。
五月的天气渐热,城墙上粘腻的血肉都没来得及处理,空气中满是血腥味和尸体腐烂的臭味。
“赵兄,小心后面!”
张巡赶过来,一枪将那人刺下城墙,却不料手臂被身后的叛军砍了一刀,赵谨言欺身而上,一脚踢翻了云梯,一队叛军滚下城墙。
“赵兄,护住城门!”
张巡返身一枪贯穿了好几个身体,使劲儿将人掀了下去,余光看到城上已经攻上来了十来个叛军,正涌着往下要去开城门!
赵谨言飞身而下,朝那几个叛军追去,连着杀了四五个,剩下七八个还是赶到了城门边,与守门的将士缠在一块儿,雍丘城中的将士已经饿了十来日,根本提不动大刀,同叛军几个回合,就被砍杀在门前,血喷出来一股,便熄了下去,这半年的守城,已经耗尽了精血。
城门外,叛军还在叫嚣,赵谨言奋力杀死一人,抵抗城门的柱子却已经被拿掉一根,眼看城门晃动起来,还有一名叛军正在搬动另一根柱子,他一剑掷出,传胸而过,那人匍匐在了门上,红色的鲜血洒得门上到处都是,像长安上元节漫天的烟火!
数日前,他们已经派了人往最近的守将张介然求助,张介然身为河南节度使,手中握有精兵五万,城中粮食充足,可这么些日子过去了,毫无讯息!
再这样下去,雍丘是守不住了。
此时,城墙上,传来张巡的嘶吼,他被八九个叛军抵到了墙边,一把长枪,枪杆已经崩到的临界点,若此时是安静的,一定能听到内里传来的撕裂声,受伤的手臂往外疯狂的冒着血,本就破烂的战甲此时也崩开来,可此时还有叛军从城墙下爬上来,他睚眦欲裂,满目通红,仿佛眼中的血就要喷薄而出!
下一刻,手上一松,眼前倒下四五个叛军,他将长枪往前一推,拿枪杆死死压住了叛军的脖子,“来呀,杀你爷爷啊!我去你妈的!”
下一瞬,叛军全部口吐鲜血,气绝而亡,赵谨言剑上鲜血未干,转身一剑割破几人的喉咙。
从清晨到午时,直到傍晚残阳如血……
终于听到了城外鸣金收兵的声音,叛军退了。
唐军跌坐在城楼上,傍晚的凉风吹过,众人皆知他们又捡回来一日,可明日一旦睁眼,又是血战的一日。
张巡指挥着人清理城楼,清点了一番人,昨日还有三千多人,今日一战后,只剩两千人了……这些人中几乎都带了伤,个个目光彷徨!
“将士们,我们身后是两淮,鱼米之乡,我们的家人需要我们守护!一旦城破,江淮将生灵涂炭,将士们放心,不日便会有粮食送来,再坚持几日!”
士兵们重新燃起希望,包扎伤口的包扎伤口,去做饭的做饭,可哪里来的饭,打开大缸,里面装着半缸死老鼠,这已经是当前最好的伙食了!
几下子扒开皮,将老鼠肉丢进锅炉,围坐在一旁,等着传出香味,有几个士兵掏出几件旧衣服也放进了锅里。
“你这是干什么?”
“加点盐!”
“这加什么盐,谁要吃你的臭衣服?”一个士兵站起来要将衣服捞出来,却被好几人拉住。
“加吧,不然没力气,一点力也使不出来!”
“不准加,这算什么,这衣服住过能吃吗?”
此时张巡和赵谨言走过来,两人衣服还没来得及换,见了便道,“吵什么?”
那人看了一眼赵谨言忙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