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长安来信(1 / 3)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四月末。
继上年末御史巡各州府后,大唐国主又遣了建宁郡王李倓前往西南监视南诏动静,新科状元赵谨言特封三品御赐观察使巡视东北方范阳、平卢、河东等三个藩镇,一时朝中知其内情者人心惶惶。
大唐东北侧通化门。
昨日下了好久的一阵雨,今日长安四处一副欣欣向荣生机勃勃,之前抱着嫩芽的柳树一夜之间全部伸展出的嫩叶,在春风中尽情摇曳。
长安大街上,因着圣人的旨意,四处都有人员调动离京,倒比往常还要热闹。
李豫今日很忙,先要送走赵谨言,还要送走李倓,几人在通化门话别。
自两日前几人在挹翠院吃酒后,赵谨言愈发沉默起来,似乎很怕听到一些无法回答的问题,干脆选择不说话。
如今临到要离京,李豫多番犹豫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
“阿言,你同那裴家的远房表妹究竟是何关系啊?”
一提起陈盈姝,赵谨言下意识觉得手隐隐作痛,他轻轻抚上去,手掌一侧上还未完全消肿,甚至能感受到一颗颗的牙印,他这两日夜难寐,手疼倒是其次,只要一想到她那柔软的小嘴咬他时却那样凶狠,就觉得心神颤动!
这也是他第一次有些反感出京公干,怎么偏偏就这个时候去范阳?
但是要他如何同李豫李倓开口?承认自己心悦陈盈姝?他同她的矛盾实在太深,又有何可说的?
“我同她在钱塘时有过数面之缘,有些误会。”
想到此,又继续道:“云昭六月要同陈娘子的长姐成婚了,我这一去不知还能不能赶回来,辛苦你替我注意京城的动静,特别是赵家…还有,还有那位陈娘子。”
李豫见他不愿承认,也知君子有所不言,遂嘱咐一番,送他离了长安。
永嘉坊,裴府二房。
盈姝昨日回来,半夜里二房就请了大夫,如今人早倒是醒了,只倚在窗前发呆。
她突然有些想念在钱塘时的生活,那时她每天的烦恼无非是被忽视孤立,那时最大的挫折便是遇见赵谨言,还有好友曹沁远嫁,不过数月,她便在长安经历了生离死别,救了她的胡成下落不明,眼睁睁的看着崔乾佑母子死在眼前……
“小娘子,刚刚鸿胪寺那边传信来,您因着身体不适,可以缓几日上任。”
琦红是知道昨日的事情的,任谁见了大都会这样,但这般下去可怎么得了。
“娘子,您何必为了不值当的人劳心伤神呢?论起来,您一点也没对不起他,反而是他威胁挟持了您……倘若要婢子说,他是可怜,可这世上的可怜人不止他一个。您要向前看……”
盈姝哪里能不明白,她只是莫名的难受,憋闷,想冲出这裴府,冲出长安去!
她转眼看窗外的景色,阳光照在小院里,花红柳绿,长安的暗色被掩盖在这些明媚中,她早该知道、适应的!
且让自己这样待一日吧,她明天就会好的,她只是需要静一静。
二房西院。
大张氏正靠在凭几上,一双葱管似的手正搭在下靠枕上,婢子正给她染着今春鲜嫩的凤仙花汁子。
听了来人所报,皱起了眉头。
“你是说,那坑里少了一人?”
“正是,今日一早我等打算去立个冢,就看到泥土似乎少了些,翻开一瞧只有一具尸体在里面了。”
大张氏沉思片刻道:“周围可寻了?有没有其他痕迹?”
“我们也想着是不是被什么野物拖出来了,但四周看了一下都没有野兽的脚印痕迹,也找了一圈没看到尸体。”
“这倒是怪了!丢的是哪一具?”
“是崔家大郎的。”
大张氏沉默不语,她昨日也看了那两人的死状,若说还活着,那几率太小了,可尸体消失,却是奇怪。
“那便将那妇人寻个风水好点的地方好好葬了吧,也是可怜人!”
“是。”
“对了,这件事不允许外传,特别是别让小娘子知道,她若问起,你就说两人都葬了。”
“是。”
人退了出去,大张氏吸了口气,这件事便到此为止吧!
“盈姝醒了吗?”
那婢女答:“方才清风徐来那边传过话来,说小娘子已经醒了。”
大张氏听了,放下心来,闭上眼假寐起来。
洛阳,州府。
新任的洛阳府通判姓陈,听说是从钱塘调任而来。
陈颐同小张氏带着府中几位小娘子早先一步就到了洛阳,眼下早已经收拾好了房屋,又另购了两进宅院,添了下人。
就在两日前,陈老夫人同二房沈氏以及陈颐的妾室容氏也到了洛阳,昨日才收拾停当。
因着陈鹏的官职还未调任,只余了他一人在钱塘,二房更加式微,幸而二房嫡长女盈玥,已经与长安赵家定了姻亲,依着裙带关系,想来陈鹏调任升迁也不远了。
沈氏住进了东院,这让她很不满,这两日瞧着小张氏在府中待客,更是急得心火旺,这小张氏若不是托了陈颐的福,就凭她一个商户女,哪里能当得了官家夫人。
她的婆子安慰她。
↑返回顶部↑